,他直奔主題說:“委員長,我前段時間走訪了日本,情況及其危急,最多三年就要有大戰。這是我跟明誠一起寫的國防應策,希望委員長能夠親自閱覽。”
常凱申隨手翻開那份“三陽線決戰論”,邊看邊思考,讀完之後讚許道:“這是謀國之論,兩位辛苦了。”
見常凱申沒有任何實質性表態,蔣百里急道:“委員長……”
常凱申打斷說:“不必多言,我已經有全盤考慮。”
常凱申確實有他自己的考慮,明年初,他和汪兆銘一起聯名釋出“禁止排日運動令”,還大肆宣揚中日友好言論。但他真的昏聵,認為戰爭可以避免嗎?當然不可能!
早在四個月前,常凱申對國府的一群資深政治官僚說:“(距戰爭爆發)總共還不到一千一百天。”
一千一百天剛好三年,也即是說,常凱申認為三年之內就要爆發中日戰爭。從他說話那天開始算,常凱申預計的三年之期,只跟七七事變爆發相差43天,料得極準了。
蔣百里提出的工業內遷計劃,常凱申其實也早就在進行了。
自《塘沽協定》簽訂以後,常凱申就禁止在沿海地區興建(國企)新工廠,下令規劃把重工業轉移到內陸省份。對於把察哈爾以及河北省北部劃為非軍事區,此等賣國行為,常凱申也有著自己的主張,他想要“緩和侵略”、“儲存華北,稍紓喘息”,為抗戰換取準備時間。
有句古話說“肉食者鄙”,其實肉食者並非真的鄙,而是他們身在高位,考慮得更多,不如周赫煊這些民間人士那麼瀟灑而已。
常凱申不但在經濟和外交上有準備,在文化和軍事上依然如此。
文化方面,他不敢高呼抗日口號,但卻發起了“新生活運動”,無非是想要提高國民素質、提高兵員素質,只可惜被各地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