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網更新地址://vip。book。sina。/book/index_115400。html,若要轉載,請與作者冰原畫蝶聯絡,QQ:460334039。)後來安祿山叛唐,玄宗避亂西蜀,賈昌追駕,途中目睹黎民生計艱難,與宮廷奢華有天壤之別,幡然醒悟。便皈依我佛,作《鬥雞懺》悔過,後於雞摩寺行放生*,解脫雞緣,百歲得道,乘雞昇天。又過了二百零七年,時大宋神宗元豐二年,有一位御史何正臣,受烏臺上司指使,將蘇學士的《湖州謝上表》中四句:“……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弄出來參奏,另一位叫舒稟的御史,彈劾蘇東坡詩中有不忠於君之意,御史中丞李定瞅準機會,壓軸出臺,誣奏蘇學士無禮於朝廷,應斬首,這便是史上有名的“烏臺詩案”開端。
御史臺又名烏臺,因漢時御史臺外的柏樹上,有很多烏鴉,所以人們戲稱御史臺為烏臺,也有嘲諷御史們都是烏鴉嘴之意。蘇學士入獄之後,自忖必死,幸得朋友張方平與範鎮營救周旋得法;又誤打誤撞寫了兩首訣別詩,其中一句“聖主如天萬物春,小臣愚闇自亡身。”感謝皇恩浩蕩,無法圖報,宋宗見之,頗為動容;再加之宋太祖禮待讀書人的“誓碑”第二條有云: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三管齊下,竟然只被流放黃州。蘇學士出獄之後,寫了名傳千古的《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複用前韻二首》,其中一首:平生文字為吾累,此去聲名不厭低。塞上縱歸他日馬,城東不鬥少年雞。坐了四個多月牢房,一百三十天的煉獄,身心受苦,發些牢騷本來也不為過,但那個“少年雞”,卻是全詩怨恨精華之所在。
這個“少年雞”,說的就是賈昌少年鬥雞誤國的荒唐事。引申開來,便是指責朝廷當政的小人,不過是弄臣和優伶而已。試想英明神武的神宗皇帝,雄才大略,又用王安石變法,自比唐宗宋祖,竟被指用弄臣治國,昏聵無能之極,是可忍孰不可忍?若大宋烏臺的御史們鍥而不捨、繼續追查下去,皇帝絕不會饒過蘇學士。施三才寫了“烏臺”二字,乃因胡莫言給何效應的書信中,也借用了這一首詩。何效應雖是施賊黨羽,但平素為人做官,頗有良知,不過屈從於施賊淫威之下,不得已而違心罷了。二人皆忍辱負重之大士,彼此惺惺相惜,書信往來之間未免對當今朝政頗有微詞,胡莫言感慨之餘,便引用了蘇學士的“少年雞”。
(本書新浪網更新地址://vip。book。sina。/book/index_115400。html,若要轉載,請與作者冰原畫蝶聯絡,QQ:460334039。)。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六十九章 京都慘案(中)
齊重成之流,雖然百般想置胡莫言於死地,卻學識淺薄,“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無非上奏胡莫言貪汙行賄,擁兵自重等老套謅詞。胡莫言乃當世人傑,文章政績,斐然可觀,是受天下人敬仰的治世能臣,皇帝自然是清楚的。但這施三才確屬一代梟雄,竟然能在胡何二人數十封平平常常的書信中,撿出“少年雞”三字,給予致命一擊,不愧為當世梟雄,一等一的劊子手。皇帝先前不知胡案有“少年雞”一節,故懷袒護之心。若早知道,不待施老賊費盡心機,早已龍顏震怒,嚴懲不貸。
施明宗擬好奏章,來到西苑送奏皇帝,果不其然,皇帝看到“少年雞”,怒不可遏,罵道:“狗賊,敢胡編亂謅?傳旨,徹查嚴辦。”施明宗見“烏臺計”大獲全勝,喜形於色,謝畢皇帝,回到文淵閣,指使黨羽,將胡莫言結交官員,一查到底,從此一黨坐大,唯我獨尊,何人再敢擋道?眾賊自然歡欣鼓舞,挽袖赤膊,親自上陣。
張濯眼見胡莫言不虞,有心營救,無力迴天,鬱悶之下,回到府上,找馮仁木密議。馮仁木見施三才用“烏臺計”獲勝,驚惶失措,在室內來回踱步,半晌長嘆一聲,說道:“閣老,胡大人是保不住了,我等唯有請何姑娘,儘快將施賊與倭寇來往書信得手,再行反擊。”張濯噙淚道:“公公,胡大人一生為國,乃世之能臣,東南若無胡大人,倭患何時能平?”馮仁木道:“閣老,幸得胡大人早有安排宋應功大人,升任浙江巡撫,宋大人智勇雙全,沉穩內斂,頗有雄才大略,還有伊願、賀長風、盧俊等英雄在,諒倭賊猖狂不了多久。”
張濯道:“宋大人雖然巡撫浙江,但受趙從臣掣肘,朝中又有施老賊一手遮天,我等今後,如何報效國家?”馮仁木毅然道:“閣老,你若想救出胡大人,我有一計,可冒險一試。”張濯急道:“公公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