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這事我來辦,藉口你們編
第1092章這事我來辦,藉口你們編【第1更】
如今看到唐生和丁海蓉在一起,就知道老唐家和老丁家的關係的確和傳說中一樣,實際上這就是個沒公開的秘密,大家心都有數,所以苗匡王三家才聯盟以抗,結果王家卻降級了。
蓉女是認識苗家幾個長輩的,世家之間有間隙,但不等於沒來往,表面上都是為國為民做工作,只是立場上有分岐,人情世故層面是有打折扣,也不是沒了來往,見了面還客氣。
唐生是極少與這些大世家掌舵人來接觸的,私下裡就是與老丁家接觸,再就是譚寶真的父親譚二爺也去拜望過,其它如苗匡王三家的長輩或當代領軍人物,唐生都沒有接觸過。
說起來他是個小孩子,即便外間有傳唐生如何如何,這些大人們也不信,他們自己的子弟不過如此,也不認為唐生這個才大二的學生能有什麼作為,無非是仗著背景形成的虛勢,你一個小屁孩兒,不是有唐家威望高,誰看你呀?人家不是給你面子,是給老唐家面子。
當然,現狀是怎樣的,外人並不清楚,實際上現在的唐生,從全域性觀上講,他對老唐家的影響已經超越了其父,國內的經濟格局,加上國際上鋪墊的形勢,都是唐生一手在搞,唐天則做的就是在政治仕途上積攢資歷,做為省長,他也管不了更多事,職許可權在魯東一地。
唐系事務上,天則也是與核心層的大員們商議,領軍是領軍,但從來不會獨斷專行。
而唐生呢,他現在在某些事務上佔主導的優勢,別人都插不上手,這是個特殊現象,比如神東集團的發展與戰略,包括唐天則在內也不是很清楚,而他們的想法也及不上唐生,再比如對國際事務的認識與預見,唐生還是超越他們,這不光是穿越賦於他的優勢,也有智慧。
在外間這些人的眼裡,肯定沒把唐生當回事,都認為他的背後站著唐家,小屁孩兒就是個傳話筒,在執行大人們給唐系集團制定的總戰略,誰都是這麼想,沒人瞭解唐生的底子。
唐生認為這樣不錯,一方面自己繼續保持低調,一方面也不會其它家族一種‘唐家無人’的感覺,可不是嘛,小屁孩兒在掌握大戰略,唐家不是沒人了嗎?任由小唐生在胡折騰。
實際上唐生現在站的這個高度,真不是一般人才企及的,包括省長父親在內,也不過在掌握一個省的經濟和發展戰略,唐生卻已經邁上了國際舞臺,他在左右世界風雲的變化了,就拿阿拉瓦事件和橫須賀事件來說吧,這都是令世界震驚的大事件,一般的人真搞不出來。
誰又能想到這兩大事件的幕後主使人就是這位看上去風度翩翩的帥鍋呢?打死也不信。
今天唐生出現在外交部,是不是代表老唐家?丁海蓉是不是在代表老丁家?他們來又是為了什麼?有一點可以確定,就是他們也在關注阿拉瓦炸艦引起的後續‘扣押使節事件’吧。
問題是兩個孩子,和誰能說上話?在外交部是有丁唐兩系的幹部,但他們都左右不了大形勢的變化,說難聽點,就是外交部長也沒有主導權力,他還得聽中央領導們的最後指示。
促使領導人們形成一個統一有力的決策,也不是一兩個巨頭能敲定的,那是中政局九巨頭集體的看法,至少也是大多數吧,一兩個的意見也未必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可見有多難?
九巨頭的定論性指示先不論,往下面說是國院的統一意見、軍委的統一意見、書記處的統一意見,然後才是外交部的統一意見,這就是好幾層,不綜合所有這些部門的意見,巨頭們如何知道下面人怎麼想怎麼看?對此一事件是怎麼一個反應?這是他們敲定決策的基礎。
別說是唐生或蓉女,就是此刻站在這裡的苗國副也沒多大的能力去決定共和國對此一事件的最終態度,他只是國院的一員,他有感自己的能力無法左右這一最終態度,所以心憂。
“我們過去吧,晚輩之禮總是要執的,”蓉女輕聲提醒唐生,他微微點頭,“過去……”
蓉女比較熟悉苗家人,即便平素很少有來往,但大家全是認識的,尤其她和苗秀鳳、匡世英都是同期的校友,不差一個年級的,後因家族立場問題,出身社會之後就漸行漸遠了。
雙方一朝面,顯得是一團和氣,蓉生二人執晚輩的禮,補拜晚年,苗家幾位也是笑著寒喧,他們做為長輩,更不能在小輩們面前失了禮數,省得給人家笑話,“小唐可不象個學生”
苗國副發言說了這麼一句,隱指唐生做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