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因禍得福吧?
暗自慶幸的蛐蛐兒,依然在看似無邊無際的東海之中游蕩,希望找到龍王的一點音訊或者碰到一兩個蝦兵蟹將,問一問龍宮的所在。
接下來的日子,蛐蛐兒在東海之上游蕩,也不知道遊蕩了多久,可龍宮的影子和音訊仍然全無,茫茫大海,該何去何從?雖然蛐蛐有一顆堅定的向道之心,沒有方式方法也是枉然。
然而,擺在蛐蛐兒面前的這一難題,卻不知道該怎麼破解,此情此景,真的有種走投無路欲哭無淚之感。
大海啊!東海啊!你究竟有多大?有多深啊?誰能告訴我蛐蛐兒?蛐蛐兒在內心深處吶喊。
“深!是不是自己還浮在大海的上面呢?”突然一絲靈感在蛐蛐兒的腦海之內一閃,“為什麼不到海底去看看呢?”
有了這種想法之後,蛐蛐兒就努力地向大海的深處潛游,憑著一種感覺,對光線和受壓的感覺,可能要到大海海底了。
不久,真的到了海底。
有像鹿角的鹿角珊瑚;有似喇叭的筒狀珊瑚;有像蘑菇的石芝珊瑚等等,真是五花八門。那顏色有橙黃、粉紅、淺綠、紫的、藍的、白的……五顏六色。
還有海葵,海葵上端是圓形的盤,周圍有幾條到上千條菊瓣似的觸手,它們在水中隨波搖曳,一張一合,如花似錦。那生活在礁盤的大海葵,有天藍色、黃色的觸手,組成鮮豔的“花叢”。
“太美了!這裡是不是傳說中的龍宮呢?”那些五顏六色的游魚,那些小蝦爭相嬉戲於珊瑚和“花叢”之中,那種無憂無慮的神態,頓時令蛐蛐兒嚮往,令蛐蛐兒流連忘返,不由得從內心深處發出了感嘆,只不過蛐蛐兒叫不出這些海底生物的名字。
正是這些美麗,吸引了蛐蛐兒,也不知不覺地加入了游魚和小蝦的嬉戲之中。
突然,那“花叢”一受,那些游魚和小蝦驚魂地一閃,動作慢了的立刻就被捲了進去。
蛐蛐兒也差點被捲了進去,好在身軀滑膩,那些捲進去的小魚小蝦從此就再也沒有出來。
“這看似美麗的花叢,卻暗藏殺機,以為是龍宮到了。看來遊蕩在這充滿誘惑的海底世界,真的要小心一點,否則就此丟了性命划不來。”東瞅瞅西看看,蛐蛐兒驚魂未定。
從那以後,蛐蛐兒就遠離這“花叢”,只在上方遊蕩,可那些小魚小蝦還是第一次看見蛐蛐兒的摸樣,具感好奇,就追著蛐蛐兒看,以至於在蛐蛐兒的身側和身後都有好大好大一群看稀奇的。
蛐蛐兒不理不睬,只顧遊蕩於海底世界,一邊欣賞著美景,一邊嚮往著龍宮的繁華,不覺之間在腦海裡勾勒出了龍宮的形象。
五顏六色的珊瑚叢,高高矮矮低低哇哇,形態各異,掩映著一座琉璃的五彩斑斕的宮殿,眾多的小魚小蝦嬉戲於宮殿內外,既美麗又壯觀。
殊不知,在蛐蛐兒一路遊蕩而來的時候,它的一舉一動早有蝦兵蟹將通報於東海龍王敖廣。
蛐蛐兒已經不是什麼神仙,只是一條立志修真的鱔魚,東海龍王不可能走出龍宮來接待於它,讓它在海底世界裡遊玩一翻,已經是莫大的恩澤了。
不知道遊蕩了多久,在蛐蛐兒的眼前,突然閃現出了一道道金光,可能是距離很遠很遠的緣故,那道道金光卻不是十分的強烈,那發光之體卻猶如針芒一般大小。
“龍宮!龍宮!”蛐蛐兒興奮了,加快了遊動的速度,直向那發光之處游去,那些看稀奇的小魚小蝦,也加快了遊動的速度,“轟隆隆”一群跟在了蛐蛐兒的身後。
漸漸地,隨著距離的拉近,那發光之體越來越大,金光越來越強,蛐蛐兒透過光線看去,原來是一根巨大的柱子立在了海底。
“這是啥玩意?”蛐蛐兒雖然有些失望,卻不免有些驚奇,就游到了那柱子的跟前,繞著那柱子四面八方遊看了一翻,而且沿著那柱子的表面從下向上看了一個究竟,“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定海神針?大禹王留下的鎮海之寶?”
當蛐蛐兒游到頂部的時候,卻看見了一個如筆似的大頭,猶如含苞欲放的蓮花,花瓣井然,只不過是綠色的,綠得似乎有些透明,給蛐蛐兒一種晶瑩剔透的感覺,這種感覺給蛐蛐兒一種溫馨,一種似曾相識。
蛐蛐兒努力地搜尋著記憶,從今生搜尋到往生,搜尋到在大羅金仙之時,以至於在成大羅金仙以前。
一邊搜尋著記憶,一邊又從上向下看去,好象在柱頭之上有幾個大字,由於離得太近,一是剛才沒有看清楚,二是來到這巨大的柱頭之前的方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