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書記說:“你黎午陽有很多朋友,都是有餘錢剩米的,隨便找幾個就是了,反正按照你們的分析,投資收回來是遲早的事。你們對省府批覆的不同意見還有什麼?”
午陽說:“書記,劉省長要求我們建設易河的標誌‘性’建築,我覺得並不符合易河的實際情況。”
“這個要求實際上是我提出來的,你們現在看來是過於大了,與你們的實際情況不相符,也不怪你們。你們的視野不夠開闊,以後找時間去世界各國走走,就不會這麼認為了。小黎你對淥江是熟悉的,如果淥江沒有金融城,沒有另外的高層建築,會不會有什麼大都市的氣息?所以,為了提高城市品位,我覺得非要建高樓不可,哪怕暫時用不上。省會準備建一座高508米的高樓,都是採用新型建築材料,造價低廉,施工容易,工期短,你們是準備採用新型建築材料,還是用傳統方法?”
午陽說:“我還是沒有想通。”
洪書記說:“你們如果現在不建,以後如果再有這個想法,就不可能在市區進行建設了,因為那時候城市改造都已經到位了,好地段都有主了,你們想拆都拆不起的。如果一棟幾百米的高樓,建在農田菜地中間,那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效果?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