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5部分

了樹木的地方,揮刀就砍起來。大刀本來就重,秦正元用力也很大,一棵直徑10多厘米的小樹應聲而倒。看到大刀這麼鋒利,秦正元的勁頭也更足了。不一會,就砍出了一塊長兩米、寬一米的地方。

午陽接著幹,砍掉樹兜,就開始用大刀剷土。蔡利民和朱其斌在那邊喊,又找到石洞了,又找到石洞了。等他們挖了一個60厘米的坑,那邊已經找到了4個石洞,原來這裡一字排開開鑿了5個石洞。

“裡面有什麼?”秦正元問。

“看不到,裡面被石頭封住了。”蔡利民答。

午陽說:“我們去抬老人吧。”

走近了,腳踩在鋪的草上面,草都變成碎渣了,午陽以為老人身上的衣服也會成碎渣,伸手去抬,根本就沒碎,原來是穿的鎧甲。鎧甲既薄又軟,午陽想,自己的博物館還缺這麼一件東西呢,老人既然入土為安了,就不必要帶走了吧。

“正元,你扶住老人,我來解開鎧甲,我要帶回去收藏到博物館。”

“好,您解吧。”

老人的遺體沒有腐,但很僵硬了,費了很大勁,總算解開了。將遺體抬到土坑裡,扯了一些小樹枝蓋住,就開始填土。遺體成7字形,沒辦法,只好強壓進去,骨頭肯定斷了。

弄好了以後,秦正元開了瓶酒,兩人洗了手,剩下的撒在老人的墳頭,就去擺弄大刀和鎧甲了。

秦正元拿出擦拭裝備的油,用抹布塗在刀上,開始慢慢擦拭。午陽將鎧甲上面的灰塵抖落,卻掉下一張紙來。紙跟宣紙差不多,但顯得比較粗糙。撿起來看,原來上面還有字。字寫得很好,午陽隔三岔五練了一段時間書法了,還寫不出這樣的字呢。紙上面的文字還挺清晰,是這樣寫的:

敬啟者:某乃平西王麾下武者,追隨王爺從山海關蕩寇至滇鏡,此乃作異族之鷹犬耳。後起兵北伐至衡州,兵敗王隕,某率餘部南進,無以立足,家眷盡喪,以卅騎入此地,初以野果獸類裹腹,後潛至四鄰州府,帶回蔬果穀物種子,即平安度日。然世事無常,常有兄弟凋零。某今為最末一個,已無人葬某矣。惟乞來者,使某入土。某坐臥處下有暗門,可達密室,某等所攜之物。悉數收於此,可盡取之。叩首。

“師傅,看看這刀。”秦正元在喊。

午陽轉身看過去,刀身鋥光瓦亮,寒氣逼人。“是好刀。正元,你在部隊。應該可以帶著它。”

“不,都送到博物館收藏吧。師傅,紙上寫的啥?”

“老人的遺書。他是吳三桂的部下,起兵反清失敗後逃到這裡的。他是最後一個死的,沒人來安葬他了。只好躺在這裡,求來人安葬他。還告訴說,地下有密室,東西都收藏在那裡。”

“我們下去找找看吧。”

“好,我穿上這鎧甲,怕有機關暗器呢。”

秦正元說:“我來穿鎧甲,我下去。師傅有事,弟子服其勞嘛。”說著接過了鎧甲穿起來。

午陽不放心。拿大刀砍了幾根樹幹來,以防萬一。

秦正元扒開枯草,看到一個石頭蓋子。搬開蓋子,裡面是個黑黝黝的洞口。拿了手電筒,秦正元就要往下跳,午陽拉住了他。“下面缺氧,你運轉真氣,我拿木頭試試。”

拿木頭在裡面攪了攪。又亂捅一氣,沒有異常。秦正元下去了一會。只拿了一本刀譜上來了。“師傅,都是一些玉器和黃白之物。沒意思,只有刀譜有大用。”

“利民帶了編織袋,去裝了帶走吧。”

“師傅,我們搬走黃金可能都搬不動,白銀就不要了吧。時間不早了,我去找找看有沒有水果,壓縮餅乾很難吃的。”

“去吧,帶編織袋去。”

秦正元走了,午陽過來看朱其斌他們撬洞口的石牆。他們只有一把柴刀,根本就使不上力。午陽去提了大刀來撬,這就快多了。撬開一間,裡面全是馬鞍。馬鞍製作很精美,都是用牛皮做的,有鑲嵌金銀的,有鑲嵌鑽石、寶石的,儲存得很完好,沒有變壞的跡象。

撬開第二間,裡面是一排木架,上面擺了30把寶劍。抽出鞘,都是寒光閃閃,連一個鏽點都沒有。午陽想,應該都是將軍級別使用的佩劍了。雖然不是名劍,也可以填補博物館的空白了。那劍鞘上面的鑽石、紅藍寶石,也是價值連城了。

撬開另外兩間,全部是一種東西,就是翡翠。翡翠塊頭都不大,幾十克的,幾百克的,而且都是玻璃種帝王綠的。這就很讓人不解了,難道那個年代就已經興起翡翠了?午陽對翡翠知識瞭解的,應該不算少了,可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