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邊,種植紅松應該強一些。靠北邊氣溫低,紅松生長慢,可能跟栽種大豆差不多。種植大豆跟您算的差不多,100年的純收入30萬左右,種植紅松的話,每畝可以種植100棵,樹苗加養護費大約20塊錢,15年後結松塔,每棵樹可以結85年,大約值一萬元,每畝就是100萬,松樹的木材材積有3、4立方米,也可以值5、6000元,每畝5、60萬,一公頃是15畝,就值2250萬,收益高多了。不過栽樹是長期投資,只有我們這樣的大公司才敢搞,如果是個人,誰知道100年後是誰的呀。”
午陽笑道:“難怪你那麼熱心栽樹了,在華北、東北栽了不算,還要跑到西北和俄羅斯去栽。”
石誠笑笑說:“老闆,在華北、東北和俄羅斯是我自己要栽樹,去西北就是您和熊老闆、彭老闆讓我去的啊。在華北栽樹,是為了綠化山區,涵養水源,在東北和俄羅斯栽樹,除了松子和木材的收益,還可以栽種林下參的,100年可以栽種兩次或者三次,這筆收入比栽樹的收益還要高呢。”
“你還養林蛙,養野豬,養鹿,也有不少的收入呢。”
石誠說:“養這些東西必須有得力的人手,責任心必須很強,遠沒有栽樹和栽種林下參牢靠。還有,養了鹿和野豬後,林下參就栽種不了,不能普遍都搞。”
午陽問:“你那裡的紅松林裡,可以養雞嗎?”
“東北有人在紅松林裡養雞,但也會影響栽種林下參。老闆如果要搞,我也可以安排一些山頭的。不過,最好是過兩三年,西北的樹栽下去了,就可以養雞、養野豬了。華北這裡需要水源,養雞、養野豬,都只能圈起來養。對了,老闆,那個安瀾家裡買的山,我去看了一下,是栽種紅松的好地方。不過,他們需要的樹苗,我只能分三年供應呢。”
午陽說:“你也可以安排他們自己育苗嘛。”
“是的。我幫他們播種了兩萬畝,如果最後有多的,我出錢跟他們買。”
午陽是個很聰明的人。聽到他這麼說。就笑道:“你給了他們樹苗。他們沒給錢呀?”
石誠笑笑說:“這今年的不是過去一個月了麼,他們還沒有提起付錢的事。”
“算了,他們給你就收,不給你就跟熊老闆要,也可以在上繳利潤裡面扣除。”
石誠說:“老闆,我以前還有利潤上繳,可去年和今年都沒有上繳,還跟董事局要了8000億呢。明年、後年還是沒有上繳。現在只有華北一地盈利,東北還有小規模投入,基本上可以相抵,俄羅斯和西部投入的還是比較大呢。”
午陽說:“這是我的主意,不要怕投入多了,以後回報就多嘛。東北去年投入不少,怎麼能夠持平呢?”
“老闆,我們進去看看就知道了。今天我準備的是人參宴,都是我們自己栽種的園參收穫的。我去了東北後,知道可以種植人參。就安排種植了8000多畝,去年5年可以收穫了。效益不錯呢。過年沒有回家,主要是在加工松子,與各地的經銷商簽訂合同,建立長期的供銷關係。老闆,我們去年冬天這方面也不錯呢。”
午陽說:“儘管現在人們都喜歡吃松子了,但看到這個商機的並不是只有我們。以後松子的產量高了,還是要找出路的,比如用松子榨油,加工食品什麼的,現在就可以進行嘗試了。”
石誠笑笑說:“好的,在我們自己栽的樹結松塔時,一定要摸索出路子來。”
跟著石誠進廚房,看到廚師已經做好了十幾道菜了,就笑著說:“大師傅,辛苦了。今天我是開眼界了,第一次看到人參還能當菜吃呢。”
石誠說:“於師傅,這是我們老闆。”
於師傅笑笑說:“老闆啊,能夠給您做菜,很高興呢。這個做菜的人參,是菜參,人參分為三種,菜用參、藥用參和觀賞參,那些老山參、林下參是藥用參,園參裡面就分為菜用參和觀賞參。當然了,藥用參也可以做菜吃,我們今天燉雞用的就是林下參,菜用參的蘆頭也是不能吃的,只能拿來泡酒,如果將蘆頭做菜吃了,人受不了的。”
午陽說:“這裡面還有這麼多學問呢。這人參這麼粗壯呀?是栽種了幾年的?”
於師傅看了看,“這是5年的園參,育苗兩年,栽種了三年。這麼大的人參,叫大趴貨,可以賣10來萬呢。這個人參的主莖可以做菜吃,蘆頭和參須只能泡酒。”
午陽說:“以前聽說吃多了人參,會鼻子流血,是不是真的啊?”
於師傅說:“是的。不過,我做的菜,真正的好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