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道長近期修繕道觀,正是無暇之時,怎麼抽空來見晚輩?”清原笑問道。
“貧道這幾日間,著實繁忙,也是忘了一樁大事。”水源道長笑了笑,面露些許慚愧之色,道:“今日修至後院,見了此物,才想起來。”
清原訝然道:“不知何事?”
水源道長說道:“正是關於這魂魄真靈一事。”
“哦?”清原聞言,愈發驚愕,道:“道長有何見解?”
這水源道長在四重天巔峰已有多年,加上明源道觀的傳承,或許真能指教一番。
“關於魂魄真靈一事,貧道早有所聞。”
水源道長沉吟著說道:“常言道,人死如燈滅,但今為天地封神之局,待封神事畢,三界立定,就有幽冥地府所在,掌管三界輪迴。”
說著,他又對清原說道:“貧道觀清原先生,應是有一種拘禁魂魄,並將之儲存的秘術,如今若能將至魂魄真靈脩復,加以壯大,日後不論這魂魄是何歸宿,都將是前程無量。”
清原點頭笑道:“正是,待得日後封神事畢,這魂魄若得以修行,許能成就鬼仙;而入了幽冥,或能謀得一個陰府職位;再不濟,投胎轉世,憑藉這魂魄真靈之壯大,來生必定是悟性奇高,聰慧萬分,不論是走修行之路,還是俗世中其他道路,都將是一種天生的優勢。”
此外,清原還有另外一種想法,未有說出口來。
因為身懷青蓮仙種,日後若能栽種出來,便是一具神靈軀體。
倘如君殤璃所言不假,蓮花不止一朵,那麼除卻答應君殤璃的一朵蓮花之後,或許還能再用一朵蓮花,讓何清得以借天生神靈之體復生。
天生神靈之軀,若是在以往,必是清原夢寐以求,因為他自身沒有仙根道骨,不能修行,若能換得一具不老神體,正是心中萬分渴望。
只是如今自身已經得了地龍入體,資質極高,亦是前程不可限量,說來還要比這神靈之軀,猶盛三分。
……
“明源道觀所居之地,本就利於陰神修行。”
水源道長說道:“除此之外,明源道觀也是道家傳承。想來先生也是出身不俗,應當知曉,道門供奉的祖師,無非是二祖之一,至於本門供奉的無上祖師,算是正仙道的旁支。”
正仙道乃是無上祖師的道統,與太上祖師的守正道門,同屬於中土道門祖庭。
但是相較之下,守正道門更為強勢,底蘊更深,並奉太上祖師聖意,維護中土乃至於天地各方秩序。
至於正仙道,隨無上道祖的淡然無為,門中之人行事低調,常年隱居修行,不僅修煉內家煉氣道學,也同樣並重於採藥煉丹。至於這煉丹之道,不僅取草藥之類,更是能取霞光,能煉雲霧,以此成丹。
“本門昔年曾是國教,門中祖師神像,受得世人朝拜,香火鼎盛。”
“香火?”
聽到這裡,清原面露訝色,他知曉香火代表著願力,也即是意念。
修道之初,便是意念改變自身,滋生氣感,繼而生出真氣。但這是意念對於自身的改變,而若是傳到了外界,便是微乎其微。
但再是微末的念頭,當無數萬人敬仰膜拜,也就成了洪流。
西北那邊,有神靈從香火之中誕生,與大山妖這一類天地所生的神靈不同,這一類香火神靈,便是以人之意念,應運而生。
香火願力,也可算是一種另類的法力。
只不過,清原一心修道成仙,不敢沾染此類。
沉吟片刻,清原問道:“道長與晚輩說這些,有何深意?”
水源道長說道:“神像的香火,原是該用天上祖師本身汲取而去,但不知為何,興許是無上祖師淡然無為,這香火願力從未被上天取走。”
清原遲疑道:“道長的意思是?”
水源道長沉聲道:“香火願力,可以助益修行。”
“這個……”清原眉宇微皺,說道:“晚輩對此也有所耳聞,不過,弊端也是不小。這畢竟是眾生的念頭,他們朝拜祖師,只因是心中有所求,因而便有著不同的念頭,也就是無比紛亂的雜念。”
“晚輩所知不多,但大抵知曉最為重要的兩個弊處。”
清原說道:“其一,得了香火願力,沾染眾生因果。其二,得了香火願力,內中雜念紛亂,會傷及自身魂魄真靈,若是汲取過多,自身有所不足,那麼……會瘋?”
“不。”水源道長點了點頭,說道:“正是如此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