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的動力,並堅決地說“我一定會努力”,這讓我感受到了什麼是真正的虛心。雖然他的文化程度只是小學畢業,但他在事業上卻很有成就。從那以後,我更加敬佩他。到他二十多歲的時候,他已經進入了百萬富翁的行列,雖然到現在為止,他沒有成為我們縣城裡最富有的人,但是我知道他是成功者。
受到表揚的時候愉悅開心,受到批評的時候你能不能做到虛心接受?
現在你回憶一下:最近一個星期內,誰批評過你?你的領導還是同事?可能你的同學、同事喜歡挑你毛病,你認為他總是批評你,是你的死對頭;可能你的父母、親人經常批評你,你心裡不高興。反思一下會發現:與你關係越近的人,批評的次數越多。在這些批評中,有善意的批評,或許也有惡意的攻擊。對於那些惡意的攻擊,如果你氣憤、痛苦,甚至不吃不喝,這正達到了他想看到的那一幕,他是惡意的,他的小計謀達到了讓你生氣的目的,他開心了。以後還會用這種方式,再讓你面紅耳赤、緊張不安。甚至時間久了,他不看到你氣急敗壞的樣子,就好像缺了點什麼,他經常用這樣的語言刺激你,他覺得像用雞毛逗蛐蛐兒一樣的好玩。如果你這隻“蛐蛐”想戰勝“雞毛”,一個很靈驗的方法就是他刺激你的時候,你一動不動,這個雞毛也就沒有什麼用途了,他自己也會覺得無聊,會把那根“雞毛”拋得遠遠的。所以對於他人的惡意攻擊,首先要告誡自己不要生氣。我們看身邊長壽的人,面對他人批評的時候,反應不是很激烈,也不與之爭辯,而是認真傾聽,他們能正確對待批評,有寬容的心態,所以他們長壽。
面對批評,要像毛澤東過去經常說的那樣“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批評你的人是你的領導、同事,應該發現他們的批評基本都是善意的,都是期待你能更好地完善自我,這是一種鼓勵,更是你提高工作的新機遇。部隊有一句話“發現問題是能力,解決問題是政績”,別人的批評正好給你提出了問題,你只要全力去解決問題就可以了。只有這樣,才會不斷地進步、提高、超越自己。
現在想聽到一句真正的批評很難。當你想把工作乾得很好時,會真切地希望別人給自己挑出毛病。就像每一個發明家、科學家往往把別人的建議和正確的批評看得很寶貴一樣。愛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項發明,他在發明電燈泡時,歷經一千多次的失敗,最後取得成功。他把別人的批評和建議作為自己在研究發明道路上的指明燈。現在很多成功人士,要求別人多批評自己,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請多多賜教”,你這樣說過嗎?
請多多賜教!
虛心的程度反映進步的速度
我小時候是沒有發言權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小時候不僅身體瘦弱而且耳朵經常流膿。從記事起,直到小學五年級的時候耳朵還在流膿。一天到晚地流,別人不願靠近我,我知道膿水不僅髒而且有異味,別人會討厭的,所以別人能正眼看我,我都很感激,能把我叫到身邊說話,我甚至終生難忘。由於聽不清別人說話,所以我大多時候是沒有發言權的。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我告訴自己一定要集中注意力,認真聽別人說的每一句話,當我聽不清時,就會把脖子伸長一點,所以我從小就養成了認真傾聽的習慣。甚至覺得聽別人講話是一種幸福,如果說我現在取得一點成績的話,我小時候的不幸,使我養成了傾聽的習慣,對我日後知識的積累奠定了基礎。
現在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工作中,別人講的話我喜歡把它寫下來。為什麼?害怕聽不清,害怕忘掉,害怕自己不能透徹準確地去理解他人的本意。甚至有時候感覺不記在本子上就好像沒有聽見一樣。只有把它記下來,在腦子裡迴圈一遍,這樣我才感覺我聽清了。我對我的領導是這樣,對我的下屬也是這樣。不管是誰,不管是反映問題還是提建議,我都拿筆記下,這樣我對自己才放心。透過傾聽別人的話,我能獲得很多有用的知識和資訊,分享他們的經驗,借鑑別人的做法,得到別人的支援和幫助。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一個人的周圍,無論是上級、同事,還是下屬、朋友,都有可以欣賞的亮點,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如果一時看不到別人的優點,不是別人沒有優點,而是你沒有虛心向他人學習的心態。一個人懂得欣賞別人,在欣賞他人的過程中,自己也要以人為鏡,找出差距,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能力和修養。培根說:“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胸懷寬廣、虛懷若谷的人,更懂得欣賞他人。欣賞時,不要只盯著明星,要多看看身邊的人;不要總看見能說會道、善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