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見到過,周圍的小孩子都叫他‘洋鬼子’。。。”
“。。。。。。”
慧馨在一旁站著聽幾位太太聊天,大趙開海禁已快兩年了,陸陸續續來了不少遠渡重洋而來的西洋人,這些人帶了新的東西,新的技術,也從大趙帶走不少東西。
聽說承郡王為開海禁的事出了不少力,去年還曾跟船遠下南洋過。話說這幾年顧承志在皇帝面前已成了紅人,隨著年紀越來越大,顧承志的能力手段都越來越顯現,今年皇帝壽誕的時候還獻上了一卷永安辭典,是顧承志帶著人編撰出來的。聽說皇帝聖心大悅,有意立顧承志為皇聖孫。
若是顧承志真被立為皇聖孫,那大趙長期的太子漢王兩派相爭的局面就要打破了。漢王那派敢跟太子爭,仗得是太子病弱,而燕郡王又不足成事,若是顧承志定了名分,那麼漢王那邊就沒得爭了,而太子的地位也就穩固了。說起來朝堂兩派相爭的局面也該變變了,老這麼爭下去,遲早要禍國殃民,引起戰亂。
謝太太在旁邊聽得新鮮,一時倒把她今天來彭家的目的給忘了,慧嬋大約也是頭次聽說這些事,臉上終於有了氣色。
幾位太太八卦地興起,從西洋人說到西洋貨,直到彭四小姐進了屋。
各位太太這才想起旁邊站著的慧馨慧嬋,彭太太忙說道,“。。。我們幾個說起話來,都把兩位小姐忘了,你們也別在這站著了,跟四丫頭她們去後園賞梅去吧。四丫頭,我可把兩位謝家小姐交給你了,你要替我好好招待她們。”
“娘,您放心吧,後園的姐姐們都等著呢,我不跟您多說了。”說著,彭四小姐便自來熟地一手挽著慧馨一手挽著慧嬋出了屋。
出門沒走幾步,彭四小姐就放開了慧馨她們的胳膊,轉頭看著慧嬋問道,“你怎麼臉色這麼蒼白啊,是不是從屋裡出來覺得冷了?”
慧嬋低著頭不說話,她其實有些可惜沒能呆在屋裡,她已經許久沒跟同齡的女孩子一起玩了,總覺得自己跟別人格格不入,倒不如留在屋裡挺太太們聊天,總歸她們說的事情她都沒聽過。
慧馨見慧嬋不答彭四的話,忙打圓場說道,“九妹她從小體弱,京城又比江寧冷,她才來京城還沒適應。我九妹她性子靦腆,還請彭姐姐莫怪。”
“不妨事,既然她身子不好,那咱們走快點吧,大家都在亭子裡呢,裡面燒著炭火,比外面暖和多了。”彭四小姐說道,她不是個斤斤計較的人,只是見慧嬋的樣子有些好奇。
彭家把亭子四圍掛了竹簾,裡面放了四角上放了炭火,中央也放了兩盆,把個亭子烘得比剛才屋裡頭還暖和。
彭四小姐帶著慧馨慧嬋跟裡面的女孩子們一一介紹,慧馨大方有禮地跟幾位小姐寒暄起來。彭家請來的人,慧馨是一個都不認得,想來應該都是彭學士下屬的家眷了。
彭四跟亭子裡的小姐們邊聊天,邊指揮下人把園子裡的臘梅剪下幾枝送去夫人屋裡。沒過一會,便有一位公子帶了下人過來。
亭子裡的小姐們見有男子往亭子行來,驚呼一聲紛紛往後方避走。倒是慧馨只看了一眼彭四小姐,便穩坐在凳子上沒有動。
那男子行至亭子外便停下了腳步,昂聲說道,“。。。母親命我送些點心果子,給妹妹和幾位小姐嚐嚐。。。”
彭四小姐笑著說道,“是我二哥,他來給我們送果子了。”邊說著,彭四小姐命身邊的丫環打起簾子,從彭二公子身後的下人那裡把果盤端進來。
外面的彭二公子一直側身站著,目不斜視,更沒有向亭子裡張望,倒是慧馨趁機從挑開的簾子那打量了一下彭二公子。彭二公子中等個頭,挺胸而立,面容儒雅。今日此事當是彭家刻意安排,看這彭二公子的做派倒是個知禮懂禮的人。
彭四小姐待彭二公子離開後,才跟眾人介紹起她二哥來,“。。。我二哥上次秋闈中了舉人,爹說他太年輕,要收收性子,故而又等了三年,準備明年讓我二哥再參加春闈。。。”
謝太太面帶笑容地回了府,想來在彭家過得很愉快,慧馨和慧嬋也各回了各自的院子。
慧馨回屋後先是發了一會呆,後又讓木槿拿了個匣子出來,親手挑了幾個她做的琉璃珠花,挑好後帶著木槿給慧嬋送了過去。
今日出門,慧馨才發現慧嬋頭上只簪了一支珠釵,素淡地比平時的慧馨還厲害。慧馨搞不清楚謝太太這是何意,慧嬋如今這般為何不教導一下,就算放棄了這個女兒,這樣子帶出門謝家面子上也不好看吧。
慧馨一進屋便看到慧嬋坐在窗邊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