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O在今年年底的時候,才會達到歷史最低價——市值僅僅有127億美金的樣子。
能把這麼大一家公司,折騰成淨資產都比市值高的樣子,YAHOO的管理層有多麼的失敗,這是可想而知的事情,楊董事長也再次向世人證明了。好的公司創立者並不不一定是好的管理者的真理。
蕭奇當然不可能那麼後知後覺,在那個時候再去跟YAHOO的重要股東們談收購、去股市上收購他們的股票。
買股票可不是像書上寫的那樣子。今天YAHOO只有127億美金,你今天砸下去127億美金,就能全資控股YAHOO,這顯然只是在做夢。
YAHOO的股權非常的複雜,管理層持股、機構持股、散戶持股、流通股等等,別說是一個人了。就是給你一個部門數十個精英,你能在兩三個月之內搞定整個的收購,也是非常厲害的表現了!
在這個期間,有可能YAHOO的股票價值還會升高,你向機構投資者購買需要溢價。強制收購私有化也需要溢價……
想要買到最低點的人,在一分一毫上面計較的人,絕對不是做大事的人!
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到了那時會不會有人跟你競爭,更不會知道會有什麼意外。
所以,蕭奇在佟文聰完成了IMAX的私有化工作之後,開始準備YAHOO相關的情報,一旦9月金融危機開始爆發之後,便可以立刻投入到了和YAHOO的股東們接觸、商談之中,爭取以最快的速度把YAHOO的股份收購完畢。
當然,收購YAHOO也不止這麼簡單,首先美國的反壟斷委。員會和公平貿易委。員會等等地方,就會嚴密的關注這次的事件。
通常情況來說,如果被他們發現是蕭奇在收購,那麼肯定第一反應就是判定這個收購不合法,勒令蕭奇停止收購——因為美國的這些涉及到網路安全的公司,是不允許被一個華國人控制的。
因此佟文聰在準備情報的時候,還需要大撒金錢,送給華盛頓的遊說巨頭們。
在美國有個很奇葩的法律,那就是遊說法,遊說公司和說客們,都必須經過註冊才能有資格遊說,然後這個法律還規定了許多的條條框框,美其名曰是為了約束,讓遊說更加的透明,但實際上卻是在滋生交易的籌碼。
但也幸虧美國有這些層出不窮的遊說公司,超過25000人的註冊說客,超過10萬人以上的間接服務團隊,都讓美國政府的每一個決定,充滿了陰謀和交易的味道。
YAHOO是不能賣給華國人,但如果蕭奇透過他們去遊說,然後再付出一些承諾,比如不遷出美國、照常辦公等等,那多半也是可行的。
少年唯一要付出的,就是大筆大筆的金錢,幾億都是小的了,說不定整個搞下來要甚至十幾億美金,可謂花費巨大。
但蕭奇又怎麼會是做虧本生意的人?
他付出了這麼多,自然而然是收穫得更多!
想想單是阿利巴巴的40%股份吧,到了2013年年底,保守估計都超過了600億美金,更別說上面提過的,YAHOO手中還有其它的資產、專利等等了。
事實上,正是因為YAHOO手裡有著如此豐厚的資本,所以127億美金只是一個很意外的不合理數值,稍微翻過幾個月,這個價值就要差不多翻倍,從此一直沒有下跌過。
想要收購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那麼這一次就一定要準備妥當,一擊而中!
YAHOO的收購在慢慢準備之餘,蕭奇在美國的新一輪投資創立公司,霍夫曼一直在為此忙碌著。
Foursquare社交網站在11月就開始了公測,12月正式的上線運營,很快就透過新奇的分享功能,憑藉著強大的網路WIFI的實時支援,加上蕭奇給予的充足資金的支援,立刻在北美的年輕人中,掀起了一個社交網站的青春風暴。
歐美的人們是最喜歡社交網站的,說起來他們本身就夠自。由開放的了,但還是覺得網路上更加的好,比現實中有趣,能逃避掉現實中的很多負面東西。
因此社交網站在美國是十分的流行。
但流行的一個另外一方面意思,就是競爭非常的激烈。
有名有號的社交網站都是幾十個,你沒有一點真正的本事,很難在那些巨頭的陰霾之下出頭。
Foursquare無疑就是有新奇構思的社交網站,主打地理分享和及時分享的口號,讓朋友們都關注自己旅途、出差途中等等的實況,在自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