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99部分

它和蕭奇製作的DreamPad聚氨酯保護外殼,實際上很類似,只不過微軟把這個保護外殼的功能,更加強大化了,讓它除了保護和美觀作用之外,變得非常的實用。

這個強大化,就體現在微軟把保護外殼做成了一個鍵盤。

把Surface用自帶的支撐架橫豎放在桌上,再平鋪開TouchCover,這不就是一臺更加簡化的手提電腦嗎?

可以說,微軟的這個心思非常的有創意。

但它失敗就失敗在對於Surface本身的功能研發和產品體驗上,有點本末倒置的意思。

這樣說吧,Surface絕對是一個好的WORD文件處理平板電腦,但無論觸控反應上,還是執行的流暢性上,都絕對不是讓人舒適的遊戲娛樂平板電腦。

因此,它的銷量和口碑的命運,就這麼決定下來了——人們花那麼多的錢買Surface,絕對不是買一個只能執行WORD的平板電腦的。

特別是喜歡時尚的年輕人們,他們雖然也有可能運用到一些辦公程式,但把平板電腦當成辦公用品的,絕對人數不多。

當然了,就算很多人不喜歡Surface,但卻沒有幾個不覺得TouchCover很酷的。

蕭奇不喜歡給競爭對手活路走,要不是需要蘋果和三星來分擔火力,他甚至第一個要滅掉的就是他們兩家。

所以自然而然的,在聚氨酯保護外殼製造出來之後,蕭奇就已經分派了TouchCover的任務下去。

很不湊巧的,蕭奇前世只是對電子器材感興趣,TouchCover這種外接的工具,蕭奇只是把玩過,卻沒有真正的深入研究過。

他只知道這種材質不再是聚氨酯的,也沒有電源線連線,而是透過磁性技術和Surface連結。

具體使用的時候,每個按鈕,並沒有按鍵的那種彈跳感覺,不過也不會感到僵硬,操作起來比較的方便。

蕭奇把這些技術指標給了出去後,剩下的就是仙女實驗室的問題了。

他的要求很簡單。

首先要美觀大方,看上去很優美流暢,因為只有漂亮的東西,才會有更多的人買單。

然後就是TouchCover傳輸傳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