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親為,在學堂這件事上,可以說張傑算是下足了功夫。
基本上是從圖紙的勾勒,到建造學院地點的圈定,甚至就連道路的規劃都是張傑自己設計的,也難怪張傑把圖紙畫出來後,那些個工匠會吃驚,因為張傑要建造的這座學院,基本上就是一座現代化的學院了。
整個縣已經熱鬧了起來,因為趙家終於願意把種植大棚的技術往外傳了,自然不可能是白白把技術給你,而是要付出代價的,普通人家一畝地一兩銀子的入股費,富裕人家一畝地五兩銀子,這個價錢是官方定的,所以你就是找到縣衙也沒有用。
開始的時候,的確有不少富裕人家覺得自己吃了虧,憑什麼那些個賤農一兩銀子就能入夥,而他們這些富裕人家卻要生生提高了五倍?開始的時候,也不是沒有人鬧,在縣城那些個大戶人家看來,這個價錢定反了,應該是大戶人家一兩銀子一畝的入夥費,那些個平頭百姓五兩銀子一畝才對。
等縣城幾家大戶聚集到一起,向著朝堂裡頭遞了情願的摺子,希望縣太爺能夠收回成命的時候,卻不想,震怒之下的縣太爺直接下令,從今往後,永遠剝奪那幾個大戶人家種植大棚的權力。
也就是說,不管你出多少銀子,人家都不在把大棚的技術傳給你了。
而這個時候,所有人才算是明白了縣太爺對大棚的態度是多麼的堅決,用縣太爺的原話就是‘你愛種就種,不愛種就拉倒!’
而當整個縣在知道了趙家將所有人入夥掙來的銀錢全部都拿來修建學院的時候,就連最後一點反對的聲音也沒有了,此時此刻,整個縣,都開始投入了轟轟烈烈的大棚種植中去了。
有人曾經算了這麼一筆賬,就拿一戶普通人家來說,一畝地的大棚,入股費是一兩銀子,至於那些個菜種子,搭大棚的一些個材料,在有冬天給大棚加熱的一些個手段,種種加在一起,不超過一兩銀子,也就是說,一畝地的大棚蔬菜,成本價在二兩銀子左右。
而一畝地的大棚蔬菜一旦成熟,就按照去年趙家人賣出去的價格來算的話,大概會有十五兩到二十兩銀子的收成,在考慮到明年會有很多人種植,大棚蔬菜的數量會增加,這必然會導致價格降低,就算按照一半的利潤來算,仍然會有七到十兩的收入,就算扣除那二兩銀子的成本,一畝地至少要有五兩銀子以上的收入。
一畝地可以有五兩銀子以上的收入?老天爺,這和明搶有什麼區別了?都是祖祖輩輩和土地打交道的莊稼人,往日裡別說一畝地,就是十畝地的收成,也只是夠餬口的吧,這要是種了十畝地的大棚蔬菜,那一年的收成還不就抵得上往日裡十年的收成了?
這樣的買賣,傻子才不幹那!
於是乎,整個縣自然就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棚種植風潮,眼看整個縣的土地全部都要種上大棚,縣衙裡的張傑卻是坐不住了,這般舉全縣之力做一件事,成了,倒是還好說,可一旦要是真的出了什麼天災**,那自己這個縣太爺就算是當到頭了。
最終,張傑卻是怕了,因為誰都沒有這方便大規模種植的經驗,所以就沒有人能夠給自己提出意見,最後無奈之下,張傑便不得不做出了硬性規定,任何一家人,只允許一半的田地種植大棚,而另外一半的田地必須種植糧食。
也幾十說,一戶人家,如果是十畝田地,那最多隻能申請種植五畝田地的大棚蔬菜,另外五畝田地必須種糧食,這般,也是為了預防真的發生什麼不可挽回的災難的話,百姓人家剩下的一半田地種植的糧食也能應急,讓全縣的百姓撐過這一年。
一切都在這般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而在張傑上任的第二個月,也就是這年的夏天,一場持續不斷的大雨,還是將張傑的計劃打亂了。(未完待續。)
第三十三章 下廚
本來嘛,下場雨什麼的,根本算不得什麼,颳風下雨那是老太爺才能掌控的東西,而且這個時候正是長莊家的時候,下一場大雨,正是有利於莊家生長,提高糧食產浪的大好事,剛開始,好些人甚至都在期盼,這場大雨能夠下的在大些,在久一些。
不過,張傑卻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弄得有些傷神,因為下雨意味著學堂的施工就要停工,意味著原本轟轟烈烈的大棚種植就要被打斷,不過,張傑也知道,如果沒有這場大雨,恐怕要不了多久,田地裡的莊家就要旱災,到時候,整個縣自然又要花費無數的人類物力去灌溉莊家,而且即便這般,莊家也必然會減產。
無奈,張傑最終不得不承認,這場大雨對百姓而言,是一場及時雨,即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