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紅給這十幾戶人家做獎勵,至於他們怎麼分,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當然,這樣的大工程,而且又是涉及百十戶人家,張傑自然是異常的重視,從動工那天開始,幾乎每天一有時間,張傑就會朝著工地上轉悠一圈,縣衙距離開工的地方不遠,就是走著走也沒有幾步的距離,所以張傑也就有時間每天都去看看。
大老爺天天往工地上跑,那十幾戶承包的人家自然也就知道了這件事在大老爺心目中的地位,自然都是異常的上心,生怕出了什麼紕漏讓大老爺不滿,所以工程無論是質量還是進度,都算完成的不錯。
不過即便是這樣,張傑也是仍然挑出了幾個小毛病,狠狠的把那工地的負責人訓斥而了一頓,面對大老爺這般幾乎算是雞蛋裡挑骨頭一般的檢查方法,那十幾戶人家除了苦笑任命外,只能更加認真,更加仔細的對待每一件事。
自然,等一百棟宅院開始動工沒有多久,這次甚至不要張傑多宣傳,就自動有人上門前來問價了,不過,在得之每套房子要兩百兩的價錢時,那些問價的人很快又消失了。
而等問價的人多了,卻沒有人有意要買,張傑就知道,自己出的價錢高了,或者兩百兩已經超出了百姓的承受能力,或者這些人在等,等待第一個人出手。
而這個時候,張傑就開始拿出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首先前十個預訂房子的每棟房子可以減少五十兩紋銀了,再者如果先交五十兩銀子,等到交房的時候可以抵八十兩銀子啦,而種種政策一旦出臺,特備是那些個之前沒有搶到別墅的大戶人家率先出了手,等幾套宅院賣出去後,整個縣衙頓時就熱鬧了起來。
就好像來晚了就沒有了一般,好多人都是拖家帶口的來縣衙,爭著搶著要買房。這個時候就能看出,老百姓對於在縣衙擁有一套房子,是多麼熱衷的一件事。
其他的不管,張傑特意給張浩留下了一套位置不錯的房子作為成親的婚房,至於為什麼不給他那些五百兩一套的小別墅,這倒不是張傑小氣,純粹是站在實用的角度上考慮,那些五百兩一套的小別墅,造價和這些院子差不多少,而之所以買的那麼貴,無非是裡面加入了一些現代化的建造,以及數量稀少的原因,其真正的價值不會超過一百兩,而生生買了五百兩,純粹是賣給那些有錢人,讓那些人用來彰顯身份的。
而這些沿街的住宅就不一樣了,雖然造價是五十兩,但是要是考慮到土地的成本,以及要付給那十幾戶人家的工錢,其實這些宅子每一座的價錢應該在**十兩左右,如果在考慮這些房子沿街的特性,不但可以自己家人住,還可以拿來當門面做生意,那兩百兩的價格就真的不是太貴了。
而張傑之所以要給張浩選擇這裡的房子,就是看中了這些房子可以做生意的特點,張浩到現在還沒有定性,既沒有像他哥張巖那樣學一門手藝,也沒有跟著大叔小叔學會伺候莊家,而張傑給他在這裡買了房子,將來看著他做些小生意,一輩子倒也是不用為他操心了。
前後不過半個月,一百套宅子就買了大半還多,至於那些還在觀望的,等宅子蓋好,看到別人都住了新房,他們估計就該坐不住了吧。
手裡頭的八千兩紋銀,去掉撥出去的那三千兩啟動資金,還剩下五千兩,半個月時間,買掉的五十多套房子,又為張傑帶來了整整五千多兩的銀子,當然,這些買房子的並不是一下子把錢付完,而是交了定金,僅僅只是有個別富裕人家才付了全款。
可即便是這樣,整個縣城不但完成了規劃,張傑手裡頭還可以動用的銀錢又變成了一萬兩。
而這,就是錢生錢的道理了。(未完待續。)
第五十五章 張浩的夢想
陳家兄妹四人,大哥陳友誼今年二十一,已經成婚幾年了,膝下甚至有兩子,二哥陳雷十九,也已經成親三年,家裡有一子一女。
三姐就是嫁到了張家村的陳雪,十七歲,張浩見到這陳雪的時候,就覺得驚為天人,一時間迷了心竅一般魂不守舍,不過不管張浩有多迷戀這陳雪,既然人家已經嫁人,自然就沒有自己的機會了。
無意中聽聞這陳雪還有一個妹妹,叫陳夢,今年才十五,和自己一般大,而且最重要的是,這陳夢還沒有嫁人,聽聞這個訊息後,張浩高興的一蹦三丈高,歡天喜地的就摸到了陳家村,多方打聽,終於找到了這四兄妹的陳家。
就在人家門口蹲守了整整一個下午,不過也不知道是運氣太差了,還是那陳家小女兒平時不怎麼出門的緣由,總之,張浩愣是沒有見到人。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