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劍不由問:“你今晚上唱虞姬表演劍舞?”
“不是。”她低首,抱著凌雲雙劍,戀戀不捨地撫摩斑駁的劍鞘,它曾跟著她走南闖北的好多年,曾有人想強霸她,這殘紅的劍穗上染過她明志的鮮血……
“不是?!你拿劍做什麼?”
“我要送給我的關門小弟子。”她抬首,猶似少女調皮地朝他笑。
譚起良一驚,他知道這把劍之於她的意義,“你要送給馮丫頭?”
“身為我葉清瑜的弟子,她有幾斤幾兩我再清楚不過,她明天北上考試,我相信她能脫穎而出,希望這把劍能助她一臂之力,畢竟跟在我身邊,它已沉寂太久了。”葉清瑜撫劍喟嘆。
“老太婆,你這個偏心眼的,怎麼不傳給小九?她好歹是咱們行當的,用劍的時候比馮丫頭多吧!”譚起良笑罵。
“臭老頭子,你都說我是偏心眼了,誰讓她是我最小的徒弟呢,我這個做老師的偏心一點也是應該的。要不是她死活不肯去戲曲附中,照她這有靈性的料子,我早去那學校發揮餘熱去了。你還說我偏心,你不也一樣喜歡那丫頭嘛,你每次給她拉胡琴的時間最多。”葉清瑜啐了他一口,“閒話少說,趕緊拿你的胡琴去。”
“得令吶,娘子。”譚起良拉著戲腔進了內室拿出了胡琴。
一人提劍,一人攜琴,相伴去了家附近的小公園。
十分鐘的路程,兩人到達了目的地。
()好看的txt電子書
二月時節,春寒料峭,公園的綠柳尚未吐芽,惟有滿樹的空枝婆娑舞動,聊勝於無地為眾人遮去剪刀風。
儘管,夜間寒意更甚白日,但是,大家聚會的熱情絲毫不減,除了熱愛戲曲的人,誰能真正理解這一群對戲曲痴迷至骨的名家們?
他們半生淫浸其中,戲曲已經深入他們的血肉骨髓,不瘋魔不成戲,這大概也是化境的一種體現吧。
小公園的設計很人性化,場地的最中央是一圈圓形的頂棚走廊,有遮陽擋雨的功用,所以,老人們此間聚會基本屬於雷打不動,且眾老人各有弟子,他們逮著空便來討教,那些穿金貫石的優美聲音,常引得路過行人佇足聆聽,因此,這也是附近最熱鬧的公園,當年的馮晶晶就是這樣被吸引過來的。
馮晶晶吃過晚飯,便來到了公園,還未走進已經聽到了熟悉的西皮二黃和綺麗腔詞。
12歲那年,為了演出《馬蘭花》,她將生前荒廢已久的訓練手段再次用上,清晨晚間都來公園壓腿練聲,所幸這具身體的柔軟度和聲音都不錯,她才能把身體的自然條件慢慢調至最佳狀態,也因此她認識了京劇名家葉清瑜老師。
在此之前,馮晶晶和時下年輕人一樣,對這種快要消亡的、與時代脫軌的東西不感冒,若不是因為以梅蘭芳大師為代表的中國戲曲表演藝術名列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內,她絕對不會想到要去請教公園劇團裡最活躍也最平易近人的葉清瑜老師。
當她真正接觸過以後,她才知道自己是多麼的無知……
戲曲是真正的藝術!
那些已臻化境的寫意的程式動作,一招一式無不優美;那些趨於完美的剛柔兼濟的唱腔,堂皇綿麗的戲詞,無一不使人陶醉;那些劇中的人物內心世界,只消一個細微的眼神,幾個身段就能把他們的心理情感變化傳達出來;那些無實景自成妙境的舞臺,把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以及其寫意的詩境傳達給觀眾。
況且,放眼當下,又有幾人可寫出“回首繁華如夢渺,殘生一線付驚淘”、“自古常言不欺我,成敗興亡一剎那”,這樣的百含人生況味、起興歷史的句子?
都說戲曲已然沒落,可真要是親臨劇場,親耳聽過那種或把嗓音發到清霄的穿雲裂石,或是繞樑的玉盤走珠,你絕對會為它魂縈夢繞,因為那是代表中國千年文化的最強音;
若是身在滿目金髮碧眼的國外,這戲曲的聲腔就是一種文化歸屬感,正所謂:一聲胡琴響,海外遊子淚斷腸。
撇去大的不談,這些老藝術家們,除了強藝傍身,更講究藝德,保留著過去“學藝先學做人”的樸素做派,真正的德藝雙馨,不端架子,讓人打從心眼兒裡尊敬,不像現今的演藝圈那些小有名氣的演員明星,稍有知名度便上了天,找不著北,不知道自己姓什麼。
馮晶晶慢慢走近那個唱曲圈子,準備找到葉老師,跟她道謝且告別,可是,逡巡一遍並沒有發現她的身影,只看到了圈外圍的九師姐魏敏蘭和坐在樂隊前端拉胡琴的譚起良老師。
難道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