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理所當然的,它的產出也煞是驚人,數十名諾貝爾獎得主只是代表了它的尖端水平,超過3000名的教職工,以研究為目標,戮力向前,才是它最可怕的地方。
毫不客氣的說,僅僅是一所霍普金斯大學,在80年代的研究實力,超過一個第三世界國家全部的研究實力,比如80年代的馬來西亞,它的國家科學院的科學家的水平,還比不上霍普金斯大學的二線教授的水平,而它的研究經費、論文產出、專利申請數、獎項獲得等等方面,也大遜於霍普金斯大學。
如果說在民間,很多人也許並不知道,或者並不在乎霍普金斯大學的存在,但在研究領域,尤其是在霍普金斯大學的強勢研究領域,比如醫學、衛生和生物學方面,卻有無數人關注著它的一舉一動。
霍普金斯大學的教授重複了楊銳的論文,而且發表在了《cell》上,此訊息,不啻於一次濃墨重彩的獎項。
“我們的獎勵,也該兌現了。”校級會議上,蔡教授意氣風發。
這個學期,絕對是生物系出大彩的一個學期。
其他各個院系的領導無話可說,人家霍普金斯大學都承認了楊銳的論文,他們也沒有充足的理由阻止蔡教授的進擊了。
趁機炫耀了幾句,又說了兩句閒話以後,蔡教授咳嗽了一聲,道:“我有個提議,請大家商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