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7部分

酶不便宜不說,這個過程還需要專業人士來做,複雜且容易出錯。

而在研究過程中,連續新增三十次的聚合酶,同樣不是容易的事。

當然,開發耐熱聚合酶同樣不容易。

所以,歷史上的穆里斯等人,首先致力於解決翻倍問題,並沒有優先考慮耐熱聚合酶的問題。

畢竟,只有翻倍問題解決了,證明這種方法可行,才有簡化方法的必要。

否則,光是有耐熱聚合酶,沒有使用它的技術,一樣沒什麼卵用。

然而,楊銳與穆里斯等人不同。

他是已經確定無疑的知道,pcr是一項好技術。

所以,他是首先將能夠提升效率的研究做出來,等到要階段性釋放論文的時候,別人就算是受到了啟發,也一樣趕不上他的速度。

事實上,楊銳還有點希望有人能追在自己的屁股後面。

如果是一名中國人,單純的做出了一項聰明、簡單、影響世界的成果,他得到的評價,估計有一半是“****運”。

但如果一名中國人,在你追我趕的科研競爭中,以聰明、簡單的方式,做出了影響世界的成果,他得到的評價就一定大不一樣了。

當然,這樣做,是一定有風險的。但楊銳思來想去,還是決定階段性的發表論文。

理由很簡單,單純的pcr論文,並不一定會將楊銳送上諾貝爾獎的神壇。

而若是沒有諾貝爾獎,pcr專案的價值就大大縮減了,它雖然仍可能價值30億美元,可對楊銳來說,諾貝爾獎的價值又何止30億美元。

本著這種思路,dna合成儀送到的第四天,楊銳就開始草擬第一篇論文——《dna合成儀的改進思路》。

仍然屬於前序性論文,甚至只能說是前序的前序,但所謂的科研鏈,就是這樣一環扣一環的鏈起來的。

黃茂等人倒是很高興,他們剛剛在來自香港的多名律師撰寫的厚厚的法律檔案上籤了字,差不多把所有的權利都給了華銳公司,只留下一個署名權。

80年代的中國人,也從來沒有透過專利或者類似的手段賺到錢的,黃茂等人對此並不在乎,他們在乎的,反而是名聲多一點。

名聲自然是要一篇篇的論文堆出來。

楊銳根據後世常用的dna合成儀,隨便摘抄一些,就用在自己新買的dna合成儀上。

新招募來的小牛張學通是工科出身的,配合楊銳花錢請來的兩名機電系的老師,簡簡單單就將dna合成儀的大部分改裝給實現了。國內的環境就是這樣,改裝舊儀器,合成破儀器才是主流,不懂英文的科研人員很多,一點動手能力的少。

像楊銳此等土豪,也就是國內的院士級的實驗室才能見到。

28萬美元,可是快趕得上唐集中經營多年的實驗室的資產了,也就是院士級的實驗室才配得起。

不過,楊銳寫在新論文裡的思路,需要的不僅是動手能力,還得配合相當的材料和零件,國內找不到的東西,張學通就沒辦法了。

對此,楊銳倒是很有辦法,寄送論文給期刊社的同時,另寄一份給dna合成儀的生產公司“生物研究”。

張學通對此稍微有些不安,問:“這個生物研究公司,會不會把咱們的技術剽竊了去?”

“一般來說不會,他們也不知道咱們留了哪些證據,比如我剛才拍的照片,就屬於咱們的證據,他們如果剽竊了,咱們不止可以告他們,還可以在圈子裡罵他們……”楊銳說著笑了一笑,道:“做生物公司不容易的,咱們又是好心好意的幫他們做技術改進,這種程度的改造,他們也用不著剽竊。”

“咱們是做了國際活雷鋒了。”張學通看著有點醜陋,但經過自己改裝,功能更齊全的dna合成儀,頗有些成就感。

楊銳微微頷首,卻道:“咱們是好人沒錯,活雷鋒未必。”

張學通的眉頭皺起來像個加號似的,道:“咱們做的還不夠好呀,活雷鋒的國際標準也太嚴格了!”

去過美國的黃茂忍不住笑了出來,他與楊銳已是熟悉,遂道:“我猜楊銳的意思,不是要白送人家技術的。”

張學通不解:“技術是在人家的機器上改進的,不送又能怎麼樣,咱們自己改進了賣?”

“咱們哪裡有時間賣。”黃茂看了一眼楊銳,見他並不言語,就知道自己猜對了,樂道:“老美現在的技術公司,都很習慣這種技術改進的,尤其是第一代的儀器,你看它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