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同學,理查德實驗室的,估計今天也在休假吧。”
“你們也太忙了,對了,你要放假了,理查德實驗室要放假嗎?”
“大概不會。”
“那你們豈不是要落後了。”小白牙對此頗為關心,她在清華讀書,理工科的競賽顯然要更多一些。
楊銳聳聳肩,道:“黃茂做的相當好,他準備留下來繼續做,塗憲和王曉芸是北京土著,除了年三十和初一休息以外,其他時間都可以過來當助手,進度只快不慢。”
搞研究的也不是人越多越好,當然,實驗過程中,一些部分是可以透過大兵團作戰來縮減時間的,但也有一些部分,是隻能依靠天才來突破瓶頸的。
不過,現在的華銳實驗室有了日漸成熟的黃茂,又有了水平不錯的塗憲、王曉芸和魏振學,屬於天才和人數俱全的狀態。
尤其是在楊銳已經確定了大方向的前提下,所有的小問題幾乎都可以被黃茂和塗憲等人獨立解決。
事實上,就科研天賦這一點,楊銳還是略遜於黃茂的,在遇到那些論文中沒有,或者他完全不熟悉的情況的時候,楊銳獨立突破的機率是低於黃茂的。
特別是在離子通道的研究中,黃茂就像是天生的嗅覺似的,總能找到正確的答案。
在原本就很繁複的第二階段,楊銳乾脆將主導權交給了黃茂。
要做奧本海默似的人物,就不能指望還有霍金似的頭腦,思考和行動的時間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