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9部分

?”劉珊的眼睛都要貼到試卷上了,仍然沒有找出紕漏之處。

比起作文,政治得分和扣分就簡單了,簡答題和大題只是看知識點有沒有被寫出來即可判斷,所有的題目都可以看作是客觀題。一道題如果有4個要點,那答案就會以四個要點為體現,答題者寫出一個要點,就會得一個要點的分數,寫出4個要點,就會得4個要點的分數,之間的聯接詞,或者其他的句段,都是被無視的。

因為這種特性,最好的試卷形狀,應該是不多不少的答案,明確的寫著一二三四,代表學生毫無障礙的背誦了題目所需的內容。

對於閱卷老師來說,這樣的題目也是最容易批改,最容易扣分,亦是最不容易扣分的。

明確的答案,自然會有明確的分數。

劉珊繼續無奈的打著對號,眼神中卻閃著光,不僅沒有不高興,反而是躍躍欲試的興奮。

一會兒,楊銳抱著一疊紙回來,站在自己的桌子前,問:“如何?多少分?”

劉珊的脊背抖了一下,轉而用惡狠狠的表情道:“你嚇人做什麼?”

“我哪裡有嚇人了。”

“我說你嚇人就是嚇人了。”劉珊掩飾的站了起來,踮著腳,試圖與楊銳平視。

楊銳卻是一下子坐到了椅子上,從下往上看……只能勉強看到劉珊的鼻子。

“身材好的都能當掩體了。”楊銳挑起眉毛,不動聲色。

“給你,政治也是1oo分,你怎麼背的!”

“就是幾本書,使勁背好了。如果說技巧的話,也就是請來的那位政治老師說的那些技巧了。”楊銳在這方面沒什麼好方法,學校的時候,他也不是一個擅長背誦的人。

不過,現在的腦袋太活躍了,腦海中的東西也總是有意無意的被啟用,令楊銳的背誦能力大大加強。他本人參加了高考,又參加了全國統一的碩士招生考試,政治書也沒少看,混合起來就代表著極渾厚的得分能力。

預考的時候,楊銳並不關心政治考多少分,高考的時候可不行。

對學生們來說,政治就是純粹的送分科目,得到8o分,9o分都不奇怪,相比之下,數學英語這些課程,想拿到9o%就太難了。

恢復高考之初的學生們,能得到3oo分的總分,還多虧有政治墊底,到了83年,各科的平均分都上來了,政治更加要得到重視。

至於背誦政治有沒有用,那根本不是關鍵,關鍵永遠是高考分數。

劉珊多少有些察覺到楊銳的目光,忽然坐了下來,眼睛眨都不眨的問:“你剛才出去做什麼了?”

“做倒計時。”楊銳將剛剛做好的“距離高考還有4o天”的倒計時錶,掛在了教室後方,滿意的點頭。

倒計時錶是用大的白紙裁開,又重新裝訂而成的。每過一天,值日生就將倒計時錶撕掉一張,以顯示時間的緊迫。

在楊銳讀高中的時候,這種慘絕人寰的設計,已經風靡全國各大中學,楊銳覺得,有必要將恐怖提前一點。

對預備高考的學生來說,這種撕紙聲,怕是比炸彈的滴答聲還撓人。

但也更有效。

……。。。

第222章 平衡志願

聽說楊銳要去北京,想去北京的銳學組成員驟增。

大家都是年輕人,又以銳學組的名義聚在了一起,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快樂又令人羨慕的生活,以小圈子為基礎的對外衝突,也增加了銳學組成員間的凝聚力,在這個動輒需要坐火車三四天的時代,成員們顯然傾向於聚在一起。

當然,北京的確是一個好地方,去這裡上學總是不錯的。

唯一的問題在於,北京的各大高校在河東省的錄取名額有限,分數較高。

先,並不是所有的北京大學都在河東省錄取學生,其次,即使是在河東省錄取學生的北京諸大學,名額也相對有限,大部分學校的錄取人數在3o人以下,分攤到文理科和各個專業以後,每個專業僅僅一兩個人。

這是報考北京各大學,也是報考外地大學最主要的麻煩——風險。

因為錄取人數太少,往屆的錄取分數線只能作為參考,最終決定能不能錄取的,還是其他的報考人。

如果報考的人太多,錄取分數毫無疑問會飆到天際去,相反,如果報考的人極少,乃至於只有一個,那報考人只要過了一本或二本的限制線,就必然會被錄取,此人的分數高低,也就變成了本年度的錄取分數,屬於爆冷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