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與盲從。
另一位撿到大漏的是曹寶明。他的分數不夠重點,於是報考了一所普通本科:北京冶金機電學院。同樣,這所學校日後會改名北方工業大學,雖然規模仍然小北京理工大一個量級都不止,也沒有混到211和985中的任何一個,但因為先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下屬的高校,後為北京市直管,所以倒是個不缺錢的土豪學校,每年科研撥款一個億,生均經費倒是不少。
另一方面,這畢竟是一所北京的正規大學,又是理工類的,在分數比王國華低了四十分的情況下,也無法強求太多。
當曹寶明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其他二本院校的錄取通知書,也如雪片般的寄來。
同為實驗室助手的姚尺考入了平江電力學院,西堡肉聯廠子弟盧志生進入了河東輕工業大學,小販人才邵亮同學則出人意料的拿到了平江工業學院的掛號信,成功跳線,堪稱整個鴻睿班最具價效比的錄取通知書。
至8月中旬,西堡中學掛起的報捷紅榜已如牆圍一般,總計有8人得到了重點大學的通知書,2o人讀本科,26人讀大專,7人讀大中專——其中六人屬於鴻睿班,一人屬於回爐班——不僅沒有一個人滑檔,竟而有人接二連三的跳線,這是趙丹年當初布紅榜,都未曾想到的。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