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率百官恭賀訓政。。。。太后於便殿招群臣質訊皇上,將所抄皇上書房中及康有為寓中奏章說帖等件,逐條審訊,以諸臣質之,。。。。。。時太后已接北洋袁世凱密告之事,追問皇上何意?上只得推康、譚,否則立受庭杖矣。
這是關鍵時候了,袁世凱的告密內容此刻已到了慈禧耳朵裡,“圍園擒殺太后”的事被提起來了,慈禧當著群臣的面追問光緒,無辜的光緒既然不知道這件事,他當然要予以否認。蘇繼祖說“上只得推康、譚”,這話說得大有語病,康、譚兩人去找的袁世凱,袁世凱又告了密,他兩個無論如何也無法置身事外,光緒此刻能做的,只能是為自己辯白,堅決否認自己有“圍園殺後”的計劃。
光緒否認,這不要緊,這件事是很容易弄清楚的,因為第二日(八月九日)就將譚嗣同、楊銳等逮捕了,譚嗣同楊銳是當事人,只要將他倆嚴加審訊,這件事自不難水落石出。慈禧在當時也立刻下諭,命將譚嗣同等人交刑部嚴加審訊,這一審,光緒的不白之冤也就得以化解。
第十章 瀛臺歲月(2)
但是深為惋惜的是,這次審訊沒能進行,因為政變發生、光緒被囚,大清的政壇猶如地震,引起了中外極大的關注,事態的發展對慈禧極為不利。洋人首先出面了,各列強的公使到總理衙門,質問“太后訓政”是什麼意思,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