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諸人的觀念中,孝,是一種美好的品德,而好皇帝必須具備這種美德。
德齡女士和光緒是同齡人,年紀相若,她見過光緒,還教過他英語,對於晚清年間孝道對人心影響的程度,德齡有發言權,她說:那時候一個做兒子的人,一言一行,完全得聽命於父母,不管是討飯的叫花子,還是政府的官員,都絕沒有敢於公開反抗父母的。這是一條不成文的法律,一根無形的鎖鏈。
事實上,這根鎖鏈是在道學興起後逐步形成的,並且越來越趨於極端,德齡所說的情況,其實就是達致極端狀況的孝道,在道學興起的宋代之前,中國雖然也講究孝道,但並不僵化,子女在思想上是相對獨立的,宋明道學的傳播,才使孝道變成了一種栓鎖身心的桎梏。
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光緒,要他親手殺掉慈禧的確是不可能的,雖然慈禧對國政橫加干涉,雖然在許多問題上他不支援甚至刁難光緒,但從內心深處,光緒下不了殺她的決心。光緒能做到敢於在國事上堅持己見,併力圖與慈禧對抗,採取各種辦法扶持帝黨,抑制後黨,這在當時就是驚世駭俗的事了。
可是,光緒下不了殺她的決心,怎麼會下密詔要別人來殺她呢?
2.光緒衣帶詔的真假
戊戌政變之前,光緒感覺到了形勢的緊張嚴峻,頒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