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紂王打的是什麼主意,群臣如何不知?他們好不容易才讓紂王上殿,怎麼可能讓他走了?只見商容、比干兩丞相上前奏道:“天下諸侯本章後旨,已不可再拖,陛下何事。數月不臨大殿?日坐深宮。
今陛下全不把朝綱整理,此必有在王左右,迷惑聖聽者:微臣請求陛下當以國事為重,切不可高坐深宮,廢弛國事,拂了臣民之心望。
臣聞天位艱難,今日心未順,水旱不均,降災下民,未有不因政治得失所致。願陛下此時當留心邦本,痛改前非才是。去讒言,遠色意,勤政恤民。如此,則天心效頓,國富民豐,天下安康,四海之內,無不受無窮之福矣!願陛下聽老臣一勸。”
紂王也是收過禮教之人,大道理有如何不懂,現在他心在妲己,根本不想喝這些大臣們扯,見他們有大發議論的傾向,搶先開口說道:“朕聞四海安康,萬民樂業,就一北海袁富通逆反,已經派聞太師前去,各位愛卿,就不必擔心了。”
說罷,想命人退朝,不想群臣又進言力勸,直讓紂王憤怒,只聽紂王說道:“爾等省委朝廷命官,怎能不體恤本王?朝廷百事,具有首相與朕代勞,自是可行,怎會積累出如此多地奏本?定時爾等疏忽貪懶的緣故,朕縱臨軒,亦不過垂拱定製天下大事而已,又何必嘵嘵於口舌,事必躬親哉?”
卻說紂王剛要和群臣發一陣脾氣,又聽有人來報,一個道士求見。
那道士進來後,也不向紂王行禮,徑自站著,看著紂王。紂王見他狂傲,有些不悅,但也暗忖這來人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