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的威壓,讓人看得心驚肉跳。看到這裡,那幾個金仙的笑意更濃了,如果不是有人在場,他們估計要歡喜的大聲笑出來了,痛快的笑他一場。
這些金仙也不想想,如果幾大聖人聚在一塊看這裡的話,看到他們是這個表現,會怎麼樣?元始天尊怕也是臉上無光,幾個不思進取,反而嫉妒他人,這樣的徒弟,如果還嫌不夠丟人,還有什麼能夠丟人的?
這個時候,異變又起,只見漫天的紫雲,變成朵朵蓮花,散發出脾人的清香,不像是渡劫的前奏。大禹也在這個時候跳了出來,整個金身一抖,一件衣服套了上去。感覺渾身是勁的大禹,對著大河,就是一拳,不想驚起了百十丈高的大波浪,連河底也露了出來,更誇張的是,居然還有一個深不見底的拳頭大洞!
這麼一拳,竟能有此威力,廣成子幾人露出了驚駭的神色,而三猴子,卻是微微一笑,就不再有任何的表情了,其實,他們是有些可惜,如果大禹不是人皇的話,他們還真想上去,和他打一頓呢。
猛然間,天地發出萬道霞光,一座由九龍拉的車攆飛奔而出,速度卻是極為迅速,認真一看,卻是軒轅黃帝和其他四帝坐在上面,軒轅笑道:“恭喜皇帝今日證道。”
大禹看了看他們,也笑了起來,如今,他已經成道,也不用再理會那些凡夫俗事了,轉身問五帝,說道:“諸位皇兄,可是同去?”
五帝齊說:“同去。”
大禹大笑,上了龍車攆,和五帝一起飛向空中,消失了。
幾個金仙,卻是面面相覷,大家任誰都沒想到,居然不是天罰,而是五帝降臨。一時間,竟有些不知所措。五帝將來,三猴子是最清楚了,所以,他們看到金仙幸災樂禍時,才會露出鄙夷的神色……
大禹走後,眾人雖然茫然了一陣,可是也很快就反應過來,接下來,權利的交接,才是他們真正的主題。就開始爭吵了。巫門現在管地下,人族管人間,妖族守護天。而人族又是巫妖的女婿,所以他們是不會參合到此事當中的,只是靜靜的在一邊看著。
太子啟和益,現在被分成兩股,雖然他們兩人不想爭鬥,可是他們阻止不了下面的爭鬥,也只能無奈的對望一眼。
只聽水氏說道:“太子啟擅長用兵,是一個難得的賢才,在水族一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若為君主,實為我人族之福。”讓周圍的大軍一陣歡呼,軍人,對軍人有很強烈的認同感,太子啟受軍人支援,也是正常。
不想水氏剛一說完,就有人反對道:“你們這是在幹什麼?陛下當年曾說,益可以繼承人族大統,現在陛下離去,你們就要胡來,將陛下的命令拋置腦後,難道對得起陛下的恩德嗎?”
話音未落,一個將軍站起來,喝道:“此一時,彼一時,如今水族餘孽未除,大患未消,我等除了需要一個賢德的君主來休養生息,更需要一個能和水族一戰的君主,護得我人族的平安!”
眾人說到這裡,又爭吵起來,紛紛意圖說服對方,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大家誰也說服不了誰,漸漸地,吵得面紅耳赤,大有大打出手的趨勢,這個時候,益突然喝道:“諸位且聽我一言,如何?”
眾人都停了下來,靜靜的看著他,連太子啟也有些疑惑的看著他。益走到了人族的中間,說道:“諸位,水患未消,我們就開始內鬥了不成?難道上天要亡我人族?非也,上天不會亡我人族,可那也要我等人族團結一致才行,否則,讓水族餘孽趁了機會,即使上天相護,也要一場空。”
說到這裡,益緩了緩語氣,接著說道:“太子啟大賢,我自認為不知他,由他立帝,實為人族的好事。”說完,和太子啟對視一眼,見太子啟有些震驚,對他露出了一個笑臉,緩緩離去,倒有一種飄然物外的意味。
眾人傻了,沒想到會是這種結果,誰也沒有想到,益會中途退出,雖然平時,大家見他兩人和和氣氣的,可也以為是做給大禹看的,現在看來,似乎不是這樣。難道大家都弄錯了?所有爭吵的人都不禁在心裡問了問自己。
突然,有人對太子啟拜下,震醒了所有在場的人族。他們看了看益離去的方向,也紛紛轉身拜下,雖然有個別不想讓太子啟當上帝位,可是事情都發生了,他們也沒辦法了。
至此,禪讓制結束,改為世襲制……
接下來,就是夏地建立,後來,在各方的資助下,水族餘孽被東海龍王隔開,東海成為東方的一道屏障,夏朝安穩發展……繼而,夏出現了暴君桀,桀又不修德行而用武力傷害百官之族,百官不堪忍受。桀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