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部分

也不知道這傢伙是不是附庸風雅才想起玩這東西的。。。。。。

隨意的與對方東拉西扯著,葉歡的眼睛其實一直圍繞緊盯著那塊笏板與官印的身上打轉。他掩飾的很好,沒有人能看出來這時葉歡的心裡其實已經是泛起了滔天巨*般的在翻騰不休。

對歷史稍微瞭解一點的人都知道笏板與官印這兩樣小玩意的用途,收藏古玩的人一般對這兩樣東西都不陌生,但真正能掌握清楚它們來歷的主兒卻不是很多。

大家都知道,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時拿在手中的器具。這物件又稱手板,玉板或是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的工具。古時候文武大臣朝見君王時,雙手執笏以記錄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將要對君王上奏的話記在笏板上,以防止遺忘,所以這物件又被現代人戲稱為古代官員的筆記本。

《禮記》中記載:笏長中寬3寸,由於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於今天的

唐代武德四年以後,五品官以上執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員執竹木做的笏。明代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員執象牙笏,五品以下不執笏,從清朝開始,笏板就廢棄不用了。

而現在葉歡看見臺子前面擺放的這隻卻正是一塊象牙笏,說明最少是五品官以上的人所持有過的。

官印較為複雜一些,印章屬於金石學的一部分,由來已久。春秋戰國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稱為“璽”,秦統一六國後,規定“璽”為天子專用,大臣以下和民間私人用印統稱“印”。

皇家御璽無疑是古代印章中最為名貴的一類,但對一般藏家來說可遇不可求。官印相對於御璽,收藏要容易得多。而根據使用的材質不同,古代官印又可分為:銅印,玉石印,木印等等。

印章傳世的不少,但真正的官印卻是難得一見。這與我國古代當時的律法有著極大的關係。

~~~~~~~~~~~~~~

PS:謝謝的打賞以及月票,感謝。。。。。。

'。。'

157 打包出手2

157打包出手2

我國曆朝歷代的律法對官印都有相對嚴格的規定,一般官員的升遷,告老,罷免,殉職等等,都必須將官印上繳。

所以歷來官印這玩意就是極少出現的珍稀玩意,如果這一枚官印是真品的話,拿去拍賣,少說也值個上百萬的銀子。

唐朝開始,我國古代的官印多為用銅水直接澆築而成,宋代沿襲了這種做法,但自元朝開始,估計是那些執政的皇帝攻打歐洲的原因,吸取了外面一些印章的工藝做工,元代到明代的時候,官印多有為玉石所造。

雖然材質上略有變化,但官印總體的風格沒變。官印上方有一隻鼻鈕,鼻鈕是官印的把手,鈕上有一眼酷似人的鼻子,故稱為鼻鈕。另外沒有變化的是,官印始終保持著是正方形模樣的硃紅印章,印上的文字是朱文小篆,所有的官印上必刻有之印兩字。

唐,宋,明三朝的官印邊長都是規定死的,均為5。6公分長度的正方形印章,元代略有不同,根據官員品級的大小,官印的大小也不盡相同。

葉歡剛才用靈氣對這兩件物品徹底的掃描了一遍,沒問題,確確實實是兩件大開門的好物件。這點姑且不論,最使葉歡驚異的是,這兩件物品在自己眼中所表現的那金黃色光線竟然是如出一轍,絲毫差異都沒有。

換句話說,這三樣東西肯定是同一時代的產物,因為造假的手段可以矇騙其他人,卻不能矇騙葉歡那神奇的靈氣。

看見這麼神奇的事情在自己眼前發生,葉歡心頭當時就顫動了一下。他趕忙急著跑到桌子旁邊,根本顧不上週圍眾人的白眼,硬是擠到裡面,仔細的盯著那笏板與官印,慢慢的打量起來。。。。。。

這時,要不是葉歡一貫的性格比較沉穩,他真的會得意忘形,能高興的一蹦三尺高,被眾人當成瘋子看待。

之前就說過,那笏板的功能就是官員的筆記本。而這塊象牙笏上還密密麻麻的印有一些模糊的文字記錄,反應的正是抗擊清兵的一些事情。那枚側面橫臥的正方形官印上卻是統軍之印四個大字。

葉歡忍住心頭的歡喜,不時的向著站在旁邊的老閻臉上打量一下,想從對方的神情中發現一些端倪。他懷疑這地下黑市文物交易的主辦方這些人,是不是將黃道周的墓葬給挖開了?怎麼這幾樣物品感覺都是從一個墓坑裡找到的。。。。。。

老閻臉上一付無精打采的神情,看不出什麼。葉歡又將目光集中到了那幾件物品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