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廝上朝便睡,每次都要自己叫他出來當真不知道什麼是君臣之禮他臉色頓時暗了下來,沉聲道:“你且說說你對朕剛所說之事有何看法?”
唰唰一道道目光盯在孟星河身上他們都知道,近只要遇見這種僵持的朝事孟星河都會被聖上叫出來說自己的見解他們也知道此人上朝雖然睡覺,但長了一副鐵齒銅牙,說話是見血封侯,甚得李世民的信任
孟星河望了望四周,感覺到一股很大的壓力壓在身上他臉皮厚的問了一句:“聖上剛所說是什麼事?”
他剛在睡覺,的確不知道今天朝堂上又出現什麼狀況壯著膽問了遍李世民已經怒不可歇,心道孟星河這廝三番四次頂撞龍顏,換做旁人是個腦袋也不夠砍他終究是忍了這口氣,道:“朕問你,你來說說對分科立學、分科立考是怎麼個看法?”
第十章 激辯朝堂(下)
聽見李世民所言,孟星河突然想到一年前在桃源的時候杜大人曾提過此事。 他記得當時已經說過,分科立學、分科立考是教學的創舉只有這樣能打破傳統的以文章選拔人。也可以培養多對理學感興趣的人,那泱泱華夏不會漸漸落後於人。
孟星河雖然沒打算做多大的事,但事關後世孫能否安居樂業不受欺凌,他當然堅決擁護分科立學、分科立考。
“諸位大人。正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孔武有力者,勝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上陣殺敵,亦有萬夫不擋之勇;奇淫技巧之徒,有巧奪天工之能,所造之物,大則強國興邦,小可利民,年深日久,足以取代人力造福國家社稷;商賈買賣之人,能推動州縣展,降低各地貧富差距,協調平衡減少地方暴動,增加國庫稅收;純粹讀書之人,可以繼往聖之絕學,為天地立,為萬民請命,為後世留下典籍。此四者,若統一在各縣學堂開設科目,招收學,武將送學武、工匠送學工,商人送學商,文人送學文,大家各司所好互不干涉,也可互相選擇喜愛學科,然後由朝廷分別開設考試科目進行考核,亦為分科立學,再分科立考,如此壯舉,讓他們所學,學符世事,那我大唐朝必定萬世興隆!”
孟星河句句言辭灼灼分析的極為詳細,他簡單幾句就將士農工商四者明確劃在了學堂之中。如照他所說真的分科所學、分科立考,倒還真的是培養了不同型別的人。的確是一件開千古的創舉。只是,如果真是這樣,那從文者的地位不就變得極為低下了嗎?
“聖上!孟大人所說雖然句句璣珠。但此法倘若實行,各地州縣就得立刻開設其他科目的學堂,並且配備此科目的老師。此舉太過勞民傷財,而且也不可能立刻就實現,臣認為實為不妥!”
站在侯文海背後的侯君集站了出來。儘管孟星河所說一時拉攏了不少大臣的心,但此舉動太過突然,況且大唐朝還沒有如此多會其他科目的夫。孟星河那番話架構很大,聽起來也挺振奮,可實施起來就困難重重。侯君集找到薄弱點進行攻擊,目的就是想讓這個聖上眼中的紅人出醜。
李世民特別難辦。兩方說的都有道理。分科立考、分科所學,的確是開教學先河,但實施起來的確困難。他一時難以決策,便將目光盯在孟星河身上。
知道要自己說出方案,孟星河往前站了幾步,來到大堂正中位置。和侯君集雖然有私人恩怨,但都在臺面下解決亦可,同朝為臣,理應謙遜,孟星河笑道“侯大人此言差也!我只是說了分科立學、分科立考的好處。並沒有說方案。你急什麼急。雖然此事是禮部分內之事,但未免太杞人憂天了。”
被他譏言羞辱,侯君集臉色卡白。耍嘴皮沒孟星河厲害,他到風趣打擊道:“那孟大人且說看,你有何良策?”
孟星河到沒有說大話。他在心裡想了想,很得出答案道:“西都長安和東都洛陽都乃國之重城,聖上可在此兩處地方設立示範性學堂作為全國的試學點。如果可行,那這兩處地方在三年之內亦可為大唐深造一批優秀的人。三年期限既可以證明此舉能否可行,也可以為以後全國實行推廣奠定基礎。聖上若覺得此法可行,那下官願意捐出三個月的俸祿作為建立示範性學堂的一點善款。此舉不為別的,只為讓我大唐後世孫能夠自強不息未免自高自大落後於人!”
三個月俸祿對孟星河如九牛一毛,他不缺那幾十兩銀。只是他知道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太過夜郎自大終究會被別國以火炮洋槍開啟國門,那是受辱屈的日。他只希望能夠早些實行這種教學方式,對後世亦可算有些功德。
面對孟星河提出的方案,侯君集一言不,顯然是知道自己又在人前出醜了。他目露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