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算是一本教科書,臨江少女圖算是一件不錯的收藏品,可鏡拿來做什麼?難不成要我對著銅鏡,自戀我英俊瀟灑的面容?”孟星河百思不得其解,這袁天罡果然是高人,做事處處透露出玄機。“罷了,罷了,高深莫測之事,何必自繞,以後能遇見他,問清楚就行了!”孟星河收了三件東西,樓下傳來了家丁小五的聲音:少爺,夫人讓你下來用膳了。”

“恩!我知道,下去吧!”孟星河淡淡回了一句,衝著房間裡一張鏡摸了摸臉:這小長得不錯,就是太白了些。趕明兒出去曬曬太陽,曬黑點有性格。”

又得意的摸了兩把自己的臉,孟星河走下樓來。用膳的地方是偏房,穿過大廳,從一條走廊過去就到了。孟家家道雖敗,可這房卻大的很,可惜孟家男丁不多,就剩孟星一個了,看起來頗有點冷清。

來到偏房,只有孟母一個人坐在桌上,身邊站了一個大娘級別的傭人和一個十八、九歲的丫環。

“春兒,給少爺看座!”那個十**歲的丫環,聽得孟母的吩咐,立刻為孟星河安了張座椅。

“呃!這個,太周道了吧!”簡直是地主老財的生活,讓孟星河這個長在紅旗下,生在中國的大好青年有點受寵若驚:“你兩都別站著,坐下一同用膳吧!小五,你也一同坐下。從今天起,孟家不興主僕,你們不過是這裡的員工,大家都是人,沒有高低貴濺之分,坐下!坐下!”

本著眾生平等的原則,孟星河時代的話讓三個跟隨孟家半輩的僕人大為感動,但卻沒有如孟星河的意,不敢和少爺夫人同桌用膳!

“你們也坐下吧!少爺能有如此心思,也是好事。以後孟家沒有主僕之分,爾等不用拘謹了。”孟母話,丫環家丁些誰敢不聽呢?做了一輩的奴隸,盼的就是不受歧視的一天。幾人自然萬分感謝,隨後就入了坐。

“好久沒這麼溫馨了!”飯間孟星河自然大嘆特嘆,死沉的孟家漸漸有了絲暖意。孟母也感覺到了這絲溫暖,心底裡自然高興。孟星河從鬼門關逛了一圈回來,的確換了個人,頑劣之氣還在,卻也隨和很多,至少不再是以前那個敗家敗德脾氣爆燥的大少爺。

“哎!”孟母嘆了口氣,雖然孟星河改過從善,但孟母心中還是有道陰影。

“娘!你嘆什麼氣。有孟兒在,誰惹你不高興了,我就去揍他!”孟星河怒氣橫天,故意做出打人的樣,而眼睛卻是散著笑意。不用猜,欺負孟母的人當然是孟星河。兒是孃的心頭肉,孟母放不下的還是他的前程。

“孟兒,你回家已有幾月。縣學裡的課程,大多都未跟上。眼看朝廷秋季鄉試到了,選個黃道日就回縣城裡去吧!娘怕擔誤你前程,久呆在家裡只怕落人笑柄。”

畢竟如今的世道和千年之後一樣,也是靠讀書吃飯,十年寒窗,一朝成名,孟母的想法和大多數母親一樣都是為兒的前程考慮,自然期盼孟星河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看見孟母望成龍的目光,孟星河拍著胸脯道:娘放心,你兒上知千年,下推千年。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定考個狀元來孝敬孃親!”不是孟星河吹,就憑心中唐宋元明清諸位大家的文詞詩歌,還怕拿不出貨嗎?

第四章 啟程去縣學

晚膳之後,孟星河早早回了自己房間。拿起書案上一本《詩經》仔細觀看起來。雖然心中有些墨水,可也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不知道此行水的深淺。

古代的科舉不差現在的高考,涉及的範圍很廣。從一些文獻資料記載,唐代科舉分為常科和恩科。常科每年舉行,考試科目有,明經、進士、俊士等多種。其中,大多數讀書人以考進士科為主。進士科考試總共分三道題目,分別為貼經和時務策,農商策論,及後的詩賦,格式已經規定,主要考察讀書人在,詩、書、禮、儀、時、勢、農、商各方面的能。進士科考試又叫貢舉,共分為三個季度參考,貢舉前一年的秋季為鄉試,參加考試的學基本為本縣學館生徒,外加縣裡的一些鄉貢。取前十名薦往省城參加省試,一般在貢舉春正月舉行。各省同時進行省試,再取前十名前往長安,參加所有讀書夢媚以求的貢舉考試,一般在夏季舉行,後由禮部官員選出本次全國進士科考前十名,在金鑾殿上進行後的殿試,由皇帝親自選中前三甲,狀元、榜眼、探花,分別授以官職,故稱登龍門。

唐代科考常科考試,大致是這樣安排的,至於制科考試,是朝庭設制的一類考試方法,其目地就是不拒一格提拔人,招覽天下奇異之士。應試者可以是現任官員,常科及第者,但多是卻是懂奇淫技巧或孔武有力天生神勇的平民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