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曉玉又想起那天在菜場時腦海中一閃而過的靈感。

商機,商機,就是稍縱即逝的機會,自己腦袋裡的想法,卻找不到能夠落地的人選。

河邊的慢車道上,有三三兩兩的穿著深藍色工作服的人,騎著腳踏車匆匆而過,劉璐璐看著那幾個人的背影,突然問道,“咦,這不是顧阿姨家那個去插隊的兒子嗎?他也返城了。”

曉玉踮起腳尖看了一眼,她不認識顧家兒子,卻認得出這工作服是前面服裝廠的。

“看來不僅是返城了,而且還工作了呢。”她說,微微蹙起了眉心。

難怪那天顧阿姨特別熱情地幫徐麗媽媽說話,這都是有背後原因的。

“哎,這知青都返城了,你們家諶文光怎麼還沒回來呢?”劉璐璐問道。

兩人已經走到河邊,一行行煙柳籠罩在河堤的兩岸,柳蔭深處有鳥嘰嘰喳喳地啁啾鳴叫,蟬聲陣陣。

“嗯,我也不知道。”曉玉搖了搖頭,她已經吃完了手裡的煎餅果子,舔了舔手指上的油漬。

“我們家的大表哥,還有堂叔他們都從鄉下回來了,我家二叔也快要回來了。”劉璐璐靠在河邊的一棵樹幹旁,伸手勾著柳樹的枝條,在手裡玩著,“聽說是要給公社還是生產隊的什麼人送禮,上次我奶奶和我爸爸去的,帶了香菸老酒,我爸爸還特意從他們飯店走後門買了土特產一起帶過去。可是忙了一陣兒,昨天聽我奶奶和我媽說,二叔應該快回來了。”

劉璐璐家裡房子小,三代人擠著用傢俱隔成的兩間房,一點都不隔音,商量一點什麼事情,全家人都知道,這些請客送禮走後門的事情,也避諱不了劉璐璐。

劉璐璐也不避諱曉玉,反正這年代“走後門”已經是一種社會現象,無所謂褒貶,遇到事情,大家都會想辦法走後面,大到像返城,找工作,小到買個緊俏產品,都會去走後門,要是不去走後門,別人還會覺得奇怪,特別是像返城這樣的大的事情,不動用關係走後門,幾乎是不可能的。

她的一番話說得曉玉心裡微微一動。

曉玉沒吱聲,默默地踱到河邊,伏在那石頭欄杆上看這河邊的風景,夏季正是河水上漲的季節,水流浩浩,碧波漣漪,印著天光與樹蔭的倒影,晴光如茵,一派清爽迷人的模樣。

“對了,你現在還跟鄧家爺爺學毛筆字了?”

見曉玉默默出神,劉璐璐又找了個話題聊天,她是個話匣子,除了睡覺和吃東西,一張嘴巴不說話就難受。

那天跟著諶曉玉聽了鄧紅梅的事情,劉璐璐倒是沒放心裡去,後來有天奶奶從菜場回來向她打聽那件事兒,她記得諶曉玉曾囑咐過她,別對別人提起,所以也就含糊其詞地應付了幾句,然後就聽著奶奶和媽媽嘀嘀咕咕說了半天,她在躲在一邊聽了一會兒,好像是曉玉為了這事跟徐麗媽媽和顧家阿姨大吵了一架。

既然都為了鄧紅梅的事情都吵架了,那是肯定不會再與鄧家人接觸了。

“練啊。”曉玉抬頭看著她,“怎麼了?”

“我聽說你奶奶不讓你們家人和鄧家人玩了,是嗎?”

“玩?”曉玉聽著這個詞,微微怔了怔,隨即笑了,“聽誰說的,沒那麼回事。”她漫不經心地用手絹擦著臉上的細密的汗珠,心裡心裡依然在想著諶文光的事情。

諶家人心高,爺爺是個舊式的讀書人,不通人情世故,不會周旋應對,每每遇到不公平的事情,除了自己逆來順受,就是讓別人也一樣的逆來順受。

奶奶提起諶爺爺與文光返城的事情,爺爺只是會推脫說,“莫著急,政府會安排的。既然國家有政策了,就會回來的,他在鄉下好好表現就行了。”奶奶聽了只得唉聲嘆氣,眼看著別人家裡下鄉的孩子一個個都回了城,找到工作,自己的孩子還沒一點準信兒。

諶文光每次寫信回來都會在信裡抱怨,不是說知青點現在已經沒有了幾個留守的人,就是誰誰誰走了誰的後門已經返城。

奶奶一看這信就會唉聲嘆氣好幾天,爺爺卻像沒事的人一樣,一點不為他的兒子操心,依舊每天去學校,看書,寫文章,遛彎。

最近學校放暑假,他跟著系裡去參加一個研討會,去海邊度假了。

爺爺是不會出面幫諶文光了,奶奶只是個家庭婦女,諶文輝自己還是個半大的孩子,唯一能夠出面去幫諶文光的,只有爸爸諶文彬了。

而能夠讓爸爸出面辦事,只有奶奶發話了。

諶曉玉在心裡又分析了一番這事的可能性,漸漸覺得有點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