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當時還是年輕,他帶人迎戰瓦剌,心是好的。
本意也是為了消滅瓦剌,還大明一個朗朗乾坤。
一戰打的北境安寧。
他這都是為國為民!
以他身軀之金貴,為了大明,都能不避鋒矢,親自帶兵上陣。
只這一點兒便已經足夠了。
這份膽氣,還有拳拳為大明之心,不知道超越了多少人。
他這等全天下身份最為金貴的人。
為了這江山社稷,為了這天下黎民,能把事情做到這樣一步。
真夠可以了!
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大明,對待所有人!
可結果,于謙等眾多的人,卻只記住了自己兒子,打了一個微不足道的敗仗。
卻全忘記了,是什麼才導致自己兒子遭此一劫!
都是自己兒子,太想為大明著想,太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而努力了!
再說,自己兒子受到的懲罰已經夠多了。
別的不說,只讓他隻身流落異域,在瓦剌那邊待了這麼長時間,過了那麼多的苦寒生活。
回來後,又從一個皇帝變成了太上皇,還被朱祁鈺這些人,給幽禁在南宮之中,吃盡了苦頭。
這些已經足夠抵消他之前的那些過錯了!
朱祁鈺那些人,做事是真過分!
再說自己兒子本身也沒有太大的過錯,不就是一不小心,讓大明的將士死了一些。
大明那麼多人,死上一些將士也沒什麼。
再接著培養也就是了。
大明什麼都缺,就不缺人。
可這些狗東西們,卻抓住這一點不放。
當真令人氣憤!
這事不能提,提起來她就氣不打一出來。
只恨的想要咬牙切齒!
但偏偏,這事兒又不是她一個人能說的算了。
卻聽的曹吉祥的聲音響起:“回稟太后,那些人肯定會說出各種各樣的話,來反對太上皇。
不過奴婢們已經想出來了應對之策。”
當下就將石亨他們所商議的,準備到南宮那邊請出太上皇,趁著夜色,直接發動宮廷政變,不給任何人進行商議的機會。
直接就把太上皇推到這等高位上來的謀劃,說了出來。
聽到他所說出來的話後,孫太后頓時眼前一亮
“好!好!”
她出聲稱讚。
“這確實是一個好謀劃。
你們不愧是國之干城,是我大明的棟樑之材!
好好做!這事情成了,有你們的好處!
你們必然是我大明的功臣!
無論太上皇還是哀家,都絕對不會忘記你們的功勞!”
孫太后在得知了石亨等人,準備發動宮廷政變,使用強硬的手段之後。
不僅僅不覺得這些人這樣的手段,有任何的不妥。
相反還覺得,這個主意特別的不錯。
既然軟的不行,那就該來硬的了!
曹吉祥連忙出聲:“太后,這是奴婢等人應該做的。
是奴婢等人的本份……
只是……這事奴婢們人微言輕,雖然有心做事,卻力量終究不夠,
還需要太后您幫忙。
還請太后您寫下懿旨一封,奴婢等人好以此來請太上皇主持大局。
如此也名正言順。”
聽到曹吉祥的話後,孫太后才反應過來。
這確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對於這事,他是沒有任何的猶豫。
直接道:“行,你與我研墨。”
曹吉祥聞言,心中大喜。
忙能夠伺候太后,給太后研墨,這可是一個很親近,很榮耀的行為。
而且這事,也果然如同石亨他們所猜測的那般。
太后這一關,特別的好過。
太后對於這件事情,絕對要比自己等人更加的關切。
果然,來到這裡以後,只是一說,就一拍即合。
也為太后剛才所說的,那些鼓勵的話,而感到心中振奮。
只要接下來自己等人,能夠再接再厲,把事情給做成了。
那這在今後,榮華富貴絕對少不了。
孫太后思索片刻,便揮毫寫下懿旨一封。
等待片刻,待到墨跡幹了之後,便蓋上了自己的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