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退金軍。
岳飛又奉命屯軍汜水縣東的竹蘆渡,與金軍相持。
當時宋軍糧草將盡,岳飛用疑兵之計打敗金軍,因功轉武功郎。
建炎三年正月,岳飛奉東京留守司的命令,從西京河南府返回開封。
杜充出於排斥異己的動機,命岳飛向守城將領張用、王善襲擊。
時王善駐紮城東,張用駐紮城南。
岳飛、桑仲、李寶諸人駐紮城西。
均負有守衛京師重任。
岳飛不願自相殘殺,婉言推辭。
但杜充以軍法問斬相威脅,勒令岳飛出兵。
岳飛有以往擅自脫離王彥的教訓,無法抗命,只能出戰。
在南薰門之戰中,以八百人擊退張、王部數萬人。
以功升武經大夫。
杜充又派馬皋等繼續追擊張、王部。
卻被打敗。
王善攻打淮寧,張用不從。
引軍離去,自此成為遊寇。
後終被岳飛收降。
自春至夏,岳飛隨陳淬多次與王善作戰。
王善率部東流西竄,最後降金。
岳飛因多次戰功先後轉武略、武德大夫,授英州刺史。
岳飛於六月下旬剛回軍開封,就接到杜充南撤的命令。
岳飛向杜充苦諫:中原地尺寸不可棄,今一舉足,此地非我有。
他日欲復取之,非捐數十萬眾不可得也。
杜充不聽。
岳飛無奈,只得率軍隨之南下。
開封隨後於次年二月陷落……
十一月初,完顏宗弼佔領長江北岸和縣。
金軍沿長江北岸東進,與李成合攻烏江。
離建康不到百里。
杜充向朝廷上報“督師詣採石防守”,卻深居簡出不做準備。
岳飛入杜充寢閣,苦勸再三至於流涕,但也無濟於事。
聽到金軍渡江的訊息後,杜充才派都統制陳淬率岳飛、戚方等將官統兵二萬奔赴馬家渡。
又派王的一萬三千人策應。
陳淬率軍力戰,岳飛率右軍和金國漢軍萬夫長對陣。
王卻不戰而逃。
陳淬戰死,諸將皆潰,岳飛苦戰無援。
整軍退屯建康東北的鐘山。
杜充又棄建康,逃往真州,不久降金。
建康失陷……”
“狗雜碎!!”
趙匡胤忍住滿心的怒火,再一次提筆,拿起了小本本,在上面寫下了杜允的名字。
這等狗東西,今後必然殺之而後快!!
“馬家渡之戰後,岳飛決定脫離杜充,獨自轉戰後方。
時岳飛的部下有叛逃者,岳飛向他們慷慨陳詞,士卒皆被感動,願隨岳飛作戰……
杜充投敵後,宋軍紛紛潰散。
潰軍中,一些北方將領不願再戰,欲推舉岳飛為主帥,一同投金。
岳飛假意應允,乘其不備,帶親信數人與之相鬥,一連擊敗數十人。
岳飛又對眾軍嚴肅訓誡了一番,眾皆心悅誠服,軍心遂定……”
“真忠義無雙之士!趙匡胤出聲讚歎。”
他太清楚,想要做到岳飛這種程度,到底有多難。
至少他就做不到……
“完顏宗弼由建康進軍,接連攻下溧水、廣德、安吉、湖州,直取杭州。
岳飛則領軍在其後方,伺機給予痛擊。
岳飛遣劉經率兵千人夜襲溧陽,順利攻克了被金軍佔領的溧陽縣城。
又親自領軍轉戰廣德境中,六戰皆捷。
駐軍廣德軍的鐘村,軍糧用盡,將士忍飢,卻不敢擾民……
建炎四年初春,宜興正被潰軍騷擾,縣令請岳飛來宜興。
說:縣中存糧,可供一萬軍士吃十年!
二月,岳飛進駐宜興,屯於張渚鎮。
在廣德和宜興,岳飛收降了因政局混亂而在當地為匪的多支部隊,以及金軍強徵來的河北、河東等地籤軍。
岳飛不歧視、苛待他們。
這些人都傳話說:此嶽爺爺軍。
爭來降附。
岳飛抗金英勇,愛民如親,宜興人民感恩戴德。
他們說:父母生我也易,公之保我也難……”
“好一個岳飛!
好一個岳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