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將一個冊子,遞到了朱元璋的案頭子。
上面,他專門整理出來了關於糧食培養的方案。
以及發展農業的建議。
“父皇,我覺得我們大明這邊,應該設立農科院。
專門研究這農業上的事兒。
這裡面農科院裡面,可以分上幾大門類。
一為種子的培育。
種子的培育,除了可以對帶回來的紅薯,玉米,土豆還有花生這些東西之外。
還可以對已有的,小麥,稻米這些東西進行培養。
爭取培養出,諸多高產,抗早,抗倒伏的作物……
種子是根本。
除了這方面之外,農科院下面,還要設立專門的肥料研究所。
專門研究各種的肥料,以及相應的種田辦法。
耕做方法,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最好能弄出合適,且還能大量量產的肥料出來。
為莊稼的生長,提供足夠的養分。
第三,則是要加快農藥的研發。
農藥這東西,同樣也是個寶。
作物的生長,病蟲害那是根本少不了。
小面積的蟲害,人還可以動手去抓一抓。
但是,一旦種植的莊稼多,生的蟲又多,僅靠人去抓,只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已。
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最好的辦法,便是弄出相應的農藥。
用農藥,把蟲給殺死。
或者是給莊稼治病。
當然,還可以研究出一些相應的農藥,用來除地裡面的雜草。
但是,再把雜草給處死的同時,卻不會把莊稼苗給弄死。
如此一來,將會大大的提高糧食的產量……
同時還能夠,將很多的百姓從土地之上解放出來。
讓他們可以從事功業,服務業,參加對外的經營……
還有,需要再設立一個農機部。
就是專門用來研究農具的。
要想盡一切辦法,弄出更先進,更加好用的農具。
參與到糧食的種植之中。
種子,農藥,化肥,加上好用的農具。
是推動農業發展,增大糧食產量的四架馬車。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些基礎的要做。
如農田水利的基礎性建設。
這些也同樣重要。
不過這些屬於老生常談。
後世的農業糧食產量,為何如此之高
其實都是從這幾樣上面慢慢的發展起來的。
這些事兒,有很多都是短時間內,難以看到卓越成效的。
但是,卻需要不斷的投入人力物力。
不斷的進行推去研發。
只有如此,才能在一步步的積累之後,取得一些巨大的突破……”
韓成在這裡對朱元璋說著。
一邊說,還一邊將一些後世的巨大的糧食產量,還有拖拉機耕田。
包括無人機噴灑農藥,等諸多的事情和朱元璋說了。
聽的朱元璋是目眩神迷。
又無比的嚮往。
當下,就拍板同意了韓成所說的這些。
又立刻讓朱標等一些人過來。
一起商議著,趕緊弄出一個章程來。
而韓成,在給朱元璋的這個冊子裡面。
除了相應的一些建議之外,還給出了一些,在培養種子優良品種上面的一些建議。
以及一些比較確切的做法。
這些是一些後世基礎性的辦法。
是他之前,便從戀人系統當中,所兌換得到的。
這個時候,藉助這個機會,剛好可以拿出來進行使用。
哪怕這並不是什麼高明的辦法。
但是。對於現在的大明而言,卻已經足夠了。
只要能夠按照這些來做,那麼用不了太長的時間。
大明在種子的研究上面,就會為取得一些進步。
尤其是紅薯,玉米及土豆這些,發生的變化將會更大。
而好多事情,往往都是從零到一最難。
一般只要突破了從零到一這一步。
那麼接下來,只需要持續不斷的投入人力物力,對其進行持續不斷的研究。
那麼,終究是能夠弄出一些效果來的。
韓成在這上面,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