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鐵布衫,抑或藥水淬筋骨,目標都是練成外家功的最高境界……“刀槍不入”。其實按照功夫片的慣例,“刀槍不入”不過是一個練家子的障礙或誘餌,最終下場只能是慘遭破解。也可以這麼講,功夫及武俠片向來神化體能技巧,卻始終無法超越生死毀滅的極限(當然,我們也可以認為,只有用一種強攻破盡另一種強功,功夫片才夠戲劇才有看頭)。功夫片中所謂“刀槍不入”的修煉和破解過程,似乎在用最形象直觀的方法探討一個關於“攻無不破、相生相剋”的哲學命題。更重要的是,功夫片再神奇,功夫片的主流締造者們卻一直承認天下武功皆可破、面對槍炮命難活的科學觀!從這點看,功夫片被批判為宣揚暴力意淫誇張的低階產物只能算區域性有理。
據張徹回憶,劉家良做導演的第一部戲就是《神打》(1975)。劉師傅開始想肯定“神打”,即義和團的“刀槍不入”並非謊言,但遭張百萬反對。當時劉張還未反目,家良一介武夫,也肯聽張徹文人之見,揭破所謂“刀槍不入”的偽裝,用心拍出“神打”的許多騙人伎倆,成為最早收穫票房口碑雙贏的功夫喜劇。1981年劉家良又拍《十八般武藝》,劉家輝的“神打”再硬再強,再能抗普通拳腳尋常刀槍,仍被劉家良找到罩門,將耳朵彈得鮮血淋漓,最後劉師傅來一句:“你連我的指力都擋不住,試問又怎能抵擋洋人的槍炮?”10年之後,徐克在《黃飛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