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下來,已投拍了《犀照》、《情意拳拳》、《墨攻》、《雙子神偷》、《跟蹤》、《蝴蝶飛》、《三國之見龍卸甲》、《車票》、《奪標》等作。儘管這些電影成本有大有小,口碑有好有壞,票房有高有低,但徐小明藉助電視平臺打造這種華語地區少見的電影公司模式,還是值得嘉許的。

六、包拍製片舉步維艱 UFO新人新招

縱然香港電影從業人員數量銳減,又普遍呈高齡化,有青黃不接之憂,但仍然人才濟濟,由知名影人開辦的電影製片公司依然高舉招牌,繼續包拍製片。只是,在港片市道不景氣的今天,若非大公司投大片,就是小公司拍小片,兩極分化的結果是,令很多經營包拍製片業務的電影公司舉步維艱。即便徐克之電影工作室(近作《深海尋人》、《女人不壞》,後者由內地公司吉安永嘉投資),劉偉強之基本映畫(近作《人在江湖》、《危險人物》由星空傳媒投資),爾冬升之無休映畫(近作《新宿事件》由成龍英皇投資,《竊聽風雲》由內地博納國際投資),王晶之影王朝、陳嘉上之仝人、彭浩翔之不是兄弟……這些名家為電影專案找投資固然各施各法,卻也不復當年那麼輕而易舉。

相比之下,倒是曾志偉和陳可辛這對“UFO”出來的“兄弟”,在找投資包拍製片方面頗有建樹。

陳可辛曾於2000年創立ApllausePicture(曾志偉也有參與),籌集多國資金,致力走亞洲電影路線,邀請韓國、泰國、日本導演拍戲。《見鬼》、《晚娘》、《三更》、《春逝》等作儘管成績突出,但陳可辛仍覺費力不討好。2007年,陳可辛與好萊塢製片人安德魯·摩根合組“摩根·陳”,融資拍攝《投名狀》獲得巨大反響。目前陳可辛與黃建新、於冬成立“人人電影”,做回監製本行,創業作為《十月圍城》,尋求新導演新專案,進軍內地市場。

當年曾志偉成立“UFO”就成全了張之亮、陳可辛、李志毅、陳德森一批新銳導演。近年曾志偉繼續扶植新人,成績有目共睹。投拍《大丈夫》及《江湖》,先後令彭浩翔和黃精甫獲得香港金像獎的新晉導演獎。新成立的黑白映畫則投資新導演郭子健的《野·良犬》和黃修平的《魔術男》,幷包拍了王晶的《七擒七縱七色狼》。此外,曾志偉還利用各種關係幫新浪潮老將譚家明找來投資,拍了拿獎拿到手軟的《父子》。近年,曾志偉的“UFO”又出品了程小東執導的《江山美人》;同時投資、監製了臺灣新導演林書宇的《九降風》,還有親自導演的《七十二家租客》……無論這些電影專案以什麼公司或形式呈現,但幕後都少不了曾志偉的勤力身影,說他是華語電影界最活躍分子絕不為過,否則第32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增設“焦點影人”環節,豈能首位即鎖定曾志偉?

電子書 分享網站

邵氏VS嘉禾:輸贏成敗 又爭由人算(1)

香港影界有如武林江湖,電影公司亦似不同幫派,一樣少不了龍爭虎鬥、恩怨情仇……當年“邵氏”與“嘉禾”銀海爭霸,兩大掌門人邵逸夫和鄒文懷淵源極深,卻又勢同水火,四十年機關算盡下來,輸贏成敗只是一時氣數。旁觀者自以為清,二十年前眼見邵氏停產,便認定鄒文懷打敗了邵逸夫。孰料風水輪流、時過境遷,後來竟輪到嘉禾一度停止製片業務,甚至與內地橙天合組橙天嘉禾。反觀一直待機而動的邵氏卻雄心不死,偶有動作,亦能驚起江湖波瀾。如此看來,雖然邵逸夫鄒文懷盡已退休,但邵氏嘉禾之爭,到底誰負誰勝出,至今仍是未知之數。

既然難卜,不如回顧。邵氏VS嘉禾,銀海爭霸,浮沉隨浪,只作談資吧。

一、扛鼎重臣萌異志 多年賓主反成仇

1970年,那是一個春天,年過六旬的邵老六正因最近的幾件事而心情大好:方逸華初入邵氏執掌採購部,頗有業績,知道給公司省錢,不枉為紅顏知己,怎能不令他大感安慰?十幾年的老對手“國泰”終於停止製片業務,從此邵氏便可獨霸香江影壇,怎能不令他志得意滿?又聽聞遠走臺灣的邵氏叛將李翰祥組建的“國聯”影業如今運營艱難,關門大吉不過是一兩年間事,回想這廝昔日帶走公司半數精英致令邵氏損失慘重的“惡行”,怎能不令他痛快解恨?

不過,高興歸高興,煩心事兒也有。這方面邵逸夫最在意的是製片經理鄒文懷與自己的意見不合。事情起因是他認定當時剛剛興起的電視將會成為日後潮流,所以決定削減一半的拍片計劃,將資金投入電視業,而鄒文懷則從電影角度對這一舉措表示強烈反對。若是旁人持此異議,邵逸夫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