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之地,讓齊國損失慘重,報我們當年之仇。”
“至於魏國和韓國,那就更加不用擔心,韓魏之所以會依附齊國,無非是因為為秦國所迫,才不得不被齊國驅使共同伐秦。如今函谷關已下,秦國伸往關東的觸角已經被砍斷,你當真以為韓國和魏國會死心塌地的為齊國賣命?恐怕那時候也是作壁上觀,擁兵觀望。趙國與我燕國相互依存,秦國與父王更是甥舅至親,我燕國若伐齊,秦國和趙國定不會袖手旁觀,如此大局可定。”
(PS:當今秦王稷是秦惠王的少子,燕王職的母親是秦惠王的女兒,所以秦王是燕王的同父異母的舅舅,雖然姬職比贏稷大了整整十歲。。。。。。這種事情在戰國時期還是很平常的)
姬樂資話音剛落,騎劫就已經大聲道;“王上,請讓末將領軍直搗齊國腹地,一雪我燕國當年恥辱。”
姬樂資和騎劫的一番話讓姬職砰然心動,連蘇秦都不得不承認姬樂資的話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如今齊軍主力孤懸國外,國內空虛無比,若是燕國此時大舉入侵,必然打齊國一個措手不及,重複當年吳國滅楚之事並非沒有可能。
但問題是,這事太過於冒險了,稍有不慎,燕國十幾年來的辛苦努力就會付之東流。
姬職神色陰晴不定,面色神情複雜,顯然是在猶豫不決。目光望向蘇秦,露出詢問神色。蘇秦心中微微嘆了口氣,卻還是委婉的勸說道;“齊國畢竟是數百年的大國,主力雖然孤懸國外,但國內人口稠密,臨時動員起一支大軍守城並非難事。如果我們戰事不順,一旦拖延持久,待齊軍主力回師反擊,便大事不妙了。秦國新敗,已將河東之地割讓給韓魏求和,短時間內恐無再戰之力,趙國正在全力攻打中山國,無暇相顧,再說趙主父本就無心與齊國交戰,所以指望秦趙相助,恐非易事。”
姬樂資卻冷哼一聲道;“前畏狼後懼虎,相邦如此膽小謹慎,如何能成就大事。我們這番只要能盡佔齊國的河北之地就可,到時候即便齊軍回國,也只能隔著大河望河興嘆了。”
隨即望向姬職,上前一步大聲說道;“父王,請下決心吧,如此良機若是平白錯失,下次不知還要等到何年何月。父王你自小教導兒臣,自古成大事者無不是心志堅忍之人,當機立斷殺伐果斷,如此方可為人中梟雄,為何今日父王你倒是猶豫不決,難不成還要讓我燕國再蒙受屈辱十年、百年,為天下人恥笑!待兒臣即位時,也要揹負著無窮無盡的屈辱。”
姬職身軀巨震,顯然兒子的最後句話打動了他。確實,他不能在永無止境的等待下去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應該當機立斷。
“騎劫。”
“末將在。”騎劫大聲領命。
“寡人拜你為將,即可統領大軍南下攻齊,如若不勝,軍法處置。”
“諾。”騎劫滿臉興奮的說道。
“蘇相。”
“臣在。”
姬職心懷歉疚的看了他一眼,委婉的說道;“請你著同鄒大夫和劇將軍,儘快將我燕國大軍集結完畢,此次寡人將傾國而出,誓與齊國決一死戰!”
蘇秦心中微微嘆息,卻也已經知道事情不可為之,便也只好默然領命道;“臣領命。”
。。。。。。
燕國對齊國這場聲勢浩大的進攻很快就開始了,經過了十四年的勵精圖治,燕國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殘破不堪的小國,二十萬精銳燕軍的突然進攻,將防守在齊國北部的少量守軍打的措手不及。這十幾年裡,燕國為了隱忍發展,對齊國向來都是恭敬十分,每年的貢品都遠遠在各國之上,久而久之齊國便也漸漸放鬆了對燕國的警惕,這才讓燕軍如此輕易的得手了。
燕軍大舉進攻下,齊國果然不支,將河間之地丟了個精光,丟城其地,一路南逃。騎劫見如此輕易取勝,頓時大喜,也不顧將軍劇辛的勸阻,而是一意孤行的領軍渡河直撲齊國腹地,想要趁機立下蓋世之功。
燕軍的入侵,讓正在函谷關的孟嘗君田文大為震怒。他很快就答應了秦國求和的條件,放棄了原本想要狠狠敲秦國一比的念頭,只是草草定下合約,將函谷關以東的百里土地割還給韓國和魏國,便將函谷關歸還給了秦國。隨即匆匆帶領著二十萬齊軍主力返回國內。
此時燕軍的進展卻並不順利,齊人的頑強抵抗遠遠超過了姬職的估計,正如蘇秦所預見的,數百年的大國根基確實難以動搖,齊人的大國心態十足,怎麼可能屈服於小小的燕國。燕軍不斷在高城下連連受挫,一連半月都毫無進展,為了避免後路被回援的齊軍切斷,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