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政局’!”
“漁政局?”陳觀魚眼皮發跳。自己名字中與魚有關,算命先生說過,他的飛黃騰達與魚與水有關,果然。。。。。。。
肖圖白沉吟片刻,道:“天津漁政局,專事清剿海盜、防禦韃子水師,以及拯救海上遇難漁民!漁政局可以從大明的水師中,挖一些人才過來。當然,主要還是從天津、山東招募漁民,成為漁政局的水手和士兵。至於漁政局的錢,我撥給你10萬兩。記住,雖然漁政局管理的是漁政,但是戰鬥力至少要比韃子的水師要強吧!戰船方面,要大船為主。400料座戰船太小,儘量要以1000料以上的戰船為主。”
“大人。。。。。。這1000料戰船,咱天津做不出來,就連山東臨清船廠也做不出來。。。。。。”陳觀魚顯得有點苦惱說道。
肖圖白愕然道:“臨清船廠也做不出來,那邊不是大明的三大造船廠之一麼?”
“那是老黃曆了,以前孔有德等人在山東作亂時,大肆殺戮。臨走時,不但是將能夠造大炮的工匠綁走了,更是將臨清船廠大多數的工匠也綁走了。所以,孔有德等人一投奔韃子就被封王。。。。。。。”陳觀魚恨恨的說道,“從此之後,臨清的船廠只能造小漁船!”
“這些個狗漢奸!”肖圖白首次感覺到憤怒了。
逃亡就逃亡吧,居然為了榮華富貴,將大明山東最優秀的一批製作大炮和船舶的工匠,帶去了後金。
接著,兩人商議造船細節。北方的船廠基本上是不靠譜了,只有向南京的龍江船廠,以及福建、廣州等地的船廠去訂貨了。
尤其是龍江船廠,可曾經是世界第一船廠!
明初永樂年間,龍江船廠能夠製作大型寶船,這些巨大的船舶普遍擁有4000噸的排水量,以及2500以上的載重量。後世根據技術復原,最大的寶船應該擁有22848噸的排水量,屬於帆船時代的巨無霸!
不過,永樂年鄭和七下西洋後,大明對於海洋的興趣,突然驟減。海禁政策時松時緊,對於造船業有著巨大的傷害。
由於造船業的退步,明末的大明水師以400料座戰船為主力,載重量只有一百多噸,排水量也才250~300噸左右,這種小船在17世紀已經開始顯得落伍。因為,此時的歐洲不斷湧現上千噸排水量的戰船,以及數千噸排水量的運輸船。
在亞洲,哪怕是鄭芝龍的艦隊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爭奪航線霸權,也是依靠戰船數量上的取勝。明荷戰爭中,荷蘭人的艦隊其實只有千多名的水手,加上附庸荷蘭人的海盜勢力,也才只有三四千人。
但是,鄭芝龍往往是傾巢而出,萬人艦隊發動進攻,才戰勝了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海盜的聯軍。哪怕是如此,每次與戰勝也是損失兩三千人的慘勝。
直到後來鄭成功組織工匠,製作出來了“三桅炮船”擁有60門火炮,算得上是戰列艦,這時候鄭家艦隊才是質量上不遜色於西方的戰船。
明鄭時期,鄭家退縮到臺灣後,依然依靠龐大的海軍勢力,坐穩東南亞海上霸主地位。荷蘭人為了對付鄭家,一度向滿清納貢稱臣,荷蘭人與滿清兩家聯合起來發動總攻,使得明鄭海軍勢力宣告覆滅!
肖圖白既然同意成立“天津漁政局”,便要將這個漁政局做大做強!
滿勤在旅順的那點破爛水師,肖圖白是不屑的,他的眼光是與幾十年後的鄭成功時代的海軍看齊。。。。。。。
此時,亞洲海上霸主鄭芝龍的艦隊是一隻海盜向海軍轉型的艦隊。而到了鄭成功時期,艦隊已經轉型成功。
明鄭之敗,實乃康熙王朝與荷蘭人合力鎮壓。
明朝末年,鄭家至少代表著大明勢力,掌控著東南亞、東北亞航線的海上霸權。鎮壓了明鄭勢力後,滿清雖然接收了臺灣的土地,但是對於接手明鄭的海上霸權事業毫無興趣,拱手將明鄭獲得的東南亞與日本航線的霸權,慷慨的送給了荷蘭人,使得中國失去海權300年!
否則,中國近代史上也不會那般的屈辱,淪為列強的半殖民地。。。。。。。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原創!
第二十二章 外商、合作、剪刀差
天津市舶司衙門外,凜冽的海風呼呼的吹著。
海上的碼頭還是很小,不過已經停泊了五六艘海船。其中,有掛著“八幡大菩薩”旗的日本船,也有“鄭”字旗,更有“葡萄牙王國”旗幟。
事實上,葡萄牙王國早就被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