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部分

的機率更低。

囚犯、奴隸是健康,是因為到港口後,按照個數給錢。至於那些自己花錢坐船的乘客,已經付錢了,誰還繼續關心這些乘客的身體狀況?

肖圖白說道:“今後奴隸,女性應該多一些吧。畢竟,壯男過多,女性資源太少,不利於契約奴的情緒!”

白人奴隸多是簽署合同的契約奴,合同到期能成為自由民。總體而言,契約奴是比終生制的奴隸,更為人性化,勞動積極性也更高。特區的前一批白奴,此時已經在給特區創造價值。一些優秀者,提前取得了自由民身份,在特區也有一定的資產,並且繼續在給特區創造不菲的經濟效益。

而這些獲得自由的白奴,不少人開始娶大明的女子為妻。為了大明本土男性的利益著想,肖圖白決定引進一些女性白奴,一方面解決男性白奴的生理需求。另一方面,削弱歐洲本土的人口增長潛力。

女性的數量決定了一個地區的人口增長速度。一個男效能給n多個女性“配種”,而一個女性,懷孕卻是有周期的。決定社會人口增長速度的,反而是女性的數量。

按照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程度,也至少要有一億工業人口,才能建立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要是按照21世紀的工業標準,沒有10億人口,是根本不能保持所有的工業門類。

肖圖白邪惡的想:“歷史上,18世紀中期的歐洲已經有一億多人口。所以爆發工業革命,生產力幾何式膨脹。若是想辦法讓歐洲到19世紀才有1億人口,那麼……”

第二二八章 老朋友何塞(二)

肖圖白與葡萄牙商人何塞之間的交易,表面上是讓利給何塞的。;!本質上,僅是肖圖白需要何塞這名搬運工而已。在這個搬運過程中,肖圖白給足了何塞甜頭,但是長遠而言,歐洲人失去的未來利益,比何塞個人賺取的私人利益要多萬倍!

天津特區與歐洲人的貿易過程,進口的歐洲商品主要有——書籍、海外農作物、望遠鏡、顯微鏡、無色透明玻璃、火炮、火銃、奴隸……

進口歐洲出版的書籍,將之翻譯成為中文,僅付出了微薄的代價,將歐洲最近幾百年來的文化積累消化吸收,為點燃大明工業革命火種做知識儲備。

進口海外農作物,豐富大明的物產,增加大明糧食的畝產。農田的產量,是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進口望遠鏡、顯微鏡,是為滿足軍事和科研的需求。不過,大明本土也開始大力發展光學鏡片相關的產業,培訓處合格的鏡片磨製工匠,本土製造各類鏡片,也指日可待。

進口無色透明玻璃,是製造光學鏡片和化學試驗器皿的重要材料。此時在歐洲,還是被少數國家壟斷。肖圖白雖然招攬歐洲玻璃工匠進行技術攻關,但是還差一點點突破的契機。一旦能夠自產無色透明玻璃,那麼化學試驗、光學鏡片等等全新產業的大門即將敞開。

進口歐洲的火炮、火銃,主要的作為是作為參考物品,模仿歐洲的軍火工藝,提高本土熱武器的設計製造水平。

進口白人契約奴隸自然無需多言,他們大多數是擁有一技之長的手藝人,弄到大明之後,讓他們生產歐洲本土的一些產品,能夠利用在大明市場物以稀為貴的規則,賺取超額的利潤,甚至還能夠填補大明在某些技術工藝上的空白。

以上所述,透過歐洲商人進口的事物。基本是圍繞著提高社會生產力這一個核心原則進行的。每一輪中歐交易,對於大明的科技、知識發展,皆是有著巨大的促進效果。

但是,天津特區向歐洲傾銷的商品多是消費品,棉布、絲綢、瓷器、紙張、鐵器。這麼多是消費品中。也只有紙張。是能夠促進歐洲文明進步的。

紙張出口到歐洲,增加了歐洲的教育、出版等等方面的發展和積累,對於推動社會進步非常有意義。

肖圖白其實很不願意向歐洲出口紙張,但是。肖圖白也知道,如果突然中斷向歐洲人出口紙張,勢必刺激歐洲人攻關研究書寫紙張的決心和魄力。而歐洲已經掌握了一些造紙術,僅僅是工藝不如中國先進而已,按照歐洲人的鑽研精神。改進造紙工藝,也並不是那麼困難。

中國的造紙術,是漢朝時期發明。但是,中國的造紙術一直在發展進步,唐朝時期的紙張,遠比漢朝時期紙張更便於書寫。宋朝的造出來的紙張,遠比唐朝要精緻。明朝的紙張,更比宋朝的紙張優秀。

17世紀的歐洲人,掌握的造紙技術。大約等同於漢朝時期的造紙術,也就是土黃色的草紙,相比中國的書寫紙張,此時歐洲造的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