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8部分

名老僕人,打斷了杜三策繼續讀報紙的行為。

“什麼事情,大驚小怪的?”杜三策不悅說道。

“城裡面一名官差,在收稅的時,索要好處費,商戶不給。於是,那名官差打人了。然後,商戶大聲叫嚷‘官差打人了’,並且,召集其他的商戶罷市抗議。並且說,如果天津衛惡吏不除,稅制**,就準備撤離天津衛,去特區經營……”老僕人解釋說道。

“反了!真反了!老爺我自認為對得起天津衛的商人,那個肖圖白,收取商戶房租月租10兩,天津衛就只收5兩!肖圖白三十稅一,老夫就六十稅一,月收入不足10兩的免徵商稅。老夫掏心窩子對他們,他們就這麼回報老夫的?”杜三策大聲罵道,“真要逼急了,老夫不幹了,誰愛幹誰幹去!看看換個天津巡撫,能不能像老夫這麼厚道!”

老僕人苦笑,實際上,三十稅一、六十稅一,對於底層的商戶來說,真是無所謂。關鍵是,天津特區是透明的按章徵收法定稅款,稅吏不敢額外索要賄賂。

而天津衛反過來了,雖然稅率低了,租金也低。但是,吏治很糟糕!官府收不上商稅,但是官差稅吏私人卻是明目張膽的索要賄賂。

大明其他的地區也同樣如此,小商人賄賂官差,大商人賄賂官員。稅收方面,根本是名存實亡的,但是給官差、官員們的孝敬,才是商人們最大的成本開支。這些開支,有可能是按章納稅的幾十倍。

如果,附近沒有天津特區,這個老規矩,還是行得通的。

但是,幾十裡外,就有一個朝氣蓬勃,吏治清明的特區,真鬧翻了,他們可以撤資,走人……在特區做奉公守法,按照納稅的商人,也比在天津衛城當畏畏縮縮,納的稅雖然少,但是卻要給官差賄賂要強的多。

杜三策很快想明白了此時,頹然,道:“走,帶老夫去看看情況!”(未完待續。)

第二八五章 天津衛商戶騷亂

“廢除苛捐雜稅!”

“我們要求依法徵稅,拒絕貪官汙吏索要賄賂!”

“若不根治**,我們就去特區……”

聲浪一道道,市面上的小商人們抱團,聚集在一起。天津衛城,超過千名商戶,集體的進行罷市抗議。

對於天津衛來說,這已經是非常大的規模了!

畢竟,天津衛城內居住的市民,人數至多也才3萬人。千名商戶,幾乎等於是大多數小商戶,全部都鬧了起來。

當然了,一些大的商戶冷眼旁觀,因為他們都有官員、貴族作為靠山,平時也不會受到基層官吏的騷擾。

明朝末年,稅制敗壞後,基層的官差的俸祿市場拖欠。因此,讓基層官吏自己去撈取灰色收入,也等於是整個大明體制中的潛規則。

所謂皇帝不差餓兵,官府要這些官吏們辦事,總不能讓他們餓著肚子去吧。而官府的稅制崩壞,也沒有辦法養這讓官吏,縱容他們自己想辦法撈錢,也是一種權宜之計!

天津巡撫杜三策,相對普通的官員而言,已經屬於好官、清官。但是,以明末吏治的**,清官只能維持自己清廉不貪,對於手下的官吏,則有點無能為力。

明太祖制定的俸祿標樁,將官吏的收入規定的很低。到了明朝中期,官員的收入,已經無法維持體面的生活,畢竟古代的文官,除了吃喝之外。還要供養幕僚為其出謀劃策,人情送往需要開支。

官員貪腐,這是為了體面生活,或者為了籌集錢財賄賂上官。而底下的官差們貪汙,往往是為了生活。畢竟,明朝的一些官差,收入是非常低廉的,為了養家餬口,自然要弄一些灰色收入。

哪怕自己不貪的官員,也不得不預設手底下的官差私下撈取灰色收入。久而久之。官差們對於本職工作的酬勞。已經不屑一顧,專門做這種撈取灰色收入的勾當。

市面上的商人,如果有背景的大商人就算了。沒有背景的小商人,如果不送上賄賂。基本上很難立足。

想要整頓吏治?可以。你要人不貪。前提是發夠薪水。

發夠了薪水,僅是前提。關鍵是,貪汙貫了的官差們。就像吸毒一樣,身體依賴毒品容易戒除,但是新癮難以戒掉。很多的癮君子被強行戒毒後,不給他接觸到毒品還要。若是給他再次接觸到,恐怕還變本加厲的染上毒癮。

貪腐的官吏也是!

強制用政策禁止他們貪腐,比較容易。但是,不根治貪腐的環境,官吏們遲早會被重新染黑。

杜三策在衙役和官兵們的護送下,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