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必須要讓流民穩定起來!以工代賑,讓流民獲得安置,也不能完全靠著朝廷……朕看來,既然商人經營實業能賺錢,就鼓勵商人去做吧!商人僱傭的流民數量多了,也減輕了社會負擔。過去,朝廷對於商人的政策完全是錯了,本該收的商業稅稅,卻收不了。本該鼓勵經商,但是各地官府卻是抑制商業。完全做反了。現在,不能過急的撥亂反正。暫時,對於商業稅的問題,收不到就不收,最重要的是要鼓勵商人去大膽賺錢,僱傭更多人去經營商業。這是一個當前的大局!等到大局穩定了,再按照稅法徵收本該收取的商業稅……”
“當然,有些事商人們不去做,也做不好的,還是要官府去做的!比如金陵的龍江船廠早該好好整頓,好好經營了,務必讓船廠真正的造船。除了小型的漕船之外,還要造寶船、福船、沙船。船造出來後,鼓勵百姓出海貿易。朕知道,我大明的商品,大多數販賣到海外,多是能賺錢的。能賺錢,既能養活大量的僱工。大家都會僱傭做工了,便能活下來,整個大局也就活了!”
其實,崇禎方才說的,是17世紀的英國人重商主義,或者說是重視出口主義。17世紀的英國人,出版了一些經濟學著作,比如《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主要集中闡述了對外出口商品,對於英國經濟發展的意義。
這一系列的重商主義的著作,雖然侷限於出口,賺取更多的金銀這個問題上。甚至,極端一點,英國人將金銀貨幣當做了財富本身,而沒有認識到金幣銀幣僅僅是一般等價物,僅是財富兌換的媒介。
但是,17世紀的英國人資產階級思想啟蒙,一系列的重商主義理論,對於英國的工商發展是影響深遠的。但是,英國人崇尚出口主義,進而產生貿易保護主義。鼓勵本國向外國出口,但是歧視外國商品向英國出口。只要英國能生產的,哪怕產品質量差一點,也用政策來禁止外國同類商品向英國銷售。除了英國不能生產的,比如——絲綢、瓷器、茶葉、香料等等,才會在海外進口。比如,1651年英國頒佈的《航海條例》。鼓勵英國的商人進行航海出口貿易。同時規定英國商人向海外出口商品,只允許僱傭英國的船隻,而不允許僱傭外國船隻。
英國的貿易保住主義,極大的傷害了“海上馬車伕”荷蘭人的利益。後來,荷蘭人與英國人爆發了一場決定國運的英荷海戰,便是因此引爆。
17世紀的英國這種狹隘的貿易主張,雖然有其片面性,但是向海外出口賺取財富,促進本國製造業的發展卻是真知灼見。
當然,大明其實需要的是出口既然。但是過度的保護主義了。不符合大明的利益。相反大明帝國是最應該提出“門戶開放”、“貿易自由”主義的國家。因為,此時大明的製造業,站在整個世界金字塔頂尖。貿易保護主義,會影響大明的利益。只有開放主義。才更能促進大明的出口貿易。
王承恩跪地說道:“皇上深謀遠慮。奴婢一定按照旨意。相機行事。”
崇禎點頭道:“龍江船廠的事情,你選擇放心的人去督辦。讓將造船工作做好,船造好了。對外出口增加,長江流域的內貿也盤活了。這一點疏忽不得,尤其是造海船,造船的質量、數量,要跟上。一部分的船賣給天津,另外一部分則一要去主動找市場。”
“奴婢領會皇上旨意!”
————
王承恩離去,文華殿僅剩下崇禎一人。
捧著一本崇禎年版的《金瓶梅》,崇禎恰意的說道:“這就是生活。”
身邊伺候的一名宮女,撲哧一笑。
崇禎微笑道:“笑什麼?朕說錯了?”
那宮女微微一驚,卻知道如今的皇帝變得非常和藹,說道:“《金瓶梅》文人大夫們看,小姐們也偷偷看,才子們也看,販夫走卒們看。可謂是雅俗共賞,但是,偏偏所有人都悄悄的看,不願被別人知道其看過。原因就是嫌棄媚俗,上不得檯面。”
崇禎笑道:“你知道什麼!什麼叫做雅,什麼叫做俗。像八股文、很多的詩詞,大多數會被湮滅在歷史上,後人誰會記得。偏偏像今日被人看不起的俗物,今後多半會被流傳下去。大明識字的,有多少人看過《金瓶梅》,朕是不知道的。但是,大概也知道,市井中無數人在看,無數人家都有收藏。無數人看的,肯定有它獨到之處。”
“這種今世被認為上不了檯面的東西,放到後世說不準就會成為唐詩宋詞一般的大雅之作。而且,朕覺得,讀《金瓶梅》,還有其他小說《三國》、《水滸》、《西遊》的意義,比之閱覽大臣們的奏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