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風流公子,但那依紅偎翠、弄月吹簫的瀟灑,似乎總不及許仙這一笑來的真摯與發自內心,只能在心中嘆道:“傻人有傻福!”
許仙這時候卻在抬眼上望,兩道漢白玉階梯中間雕刻著盤龍圖案,巍峨的宮殿頂上金色琉璃瓦反耀著春末的陽光,熠熠生輝,彷彿戴著金色的皇冠,越發顯出皇家威嚴,但是金龍之氣並不在此,顯是皇帝不在此處。
果不其然,一個太監雙手託著聖旨走出宮殿,開啟聖旨尖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著封潘玉潘明玉為翰林院編撰,從六品。”
這就是科舉所能封的最高官職,狀元雖然難得,但也不像普通人所傳的那樣,一中狀元就是高官厚爵,招為駙馬。狀元爺也一樣也要從基層做起,不過能進翰林院就意味著前途一片光明,只要不犯什麼大錯,升官倒是快的很。
而呈藏劍和許仙則都是“翰林院編修”,正七品的官階。
許仙心中哂笑,這可算是七品芝麻官了,如果下放到地方上,剛好是個知縣的職位,乃是個極品小官。
但看起來小,其實卻也不小,知縣乃是知一縣之事,掌握著所有刑事審判,人事任免,相當於將後世之檢察院,公安局,稅務局等等諸多部門的職能全都集中到一人身上,權利不可謂不大,才有“抄家縣令,滅門知府”一說,比之後世的縣長更加風光。讓一個讀書人只透過幾場考試就能掌一縣大權,這就是科舉的魅力所在了。
而二甲三甲進士,卻也沒有幾個想要外放為官的,雖指望不上編修這樣的職位,但也巴望著留在翰林院觀政。這“觀政”就連職位也沒有,只能算是端茶送水的小兄弟。
就是這樣,也不容易被選上,因為不但要才華出眾,更要年紀輕,有培養的價值,除此之外,就是通判之類,正八品從七品的小官了。
許仙本來的打算就是藉助潘玉或者尹紅袖的力量,外放到蘇杭一帶做個知縣,也不求升官發財,到時候將公事丟給雲嫣,自己好去助敖璃一臂之力,但如今太陰真人既有所託,也不差這點時候,且先做了這個編修,將天劫渡了,往來南北倒也不費什麼時候。
許仙思量之間,那太監將所有的封官全都念完,而後宣道:“諸位進士聽封已畢,速到吏部報備,今夜戌時三刻,欽賜瓊林宴於長安東郊龍首原大明宮中,勿要延遲,欽此!”太監聲落,迴音還在宮中迴盪不休。
進士們退出宮廷,先到吏部錄名,這才算是真正的進入了這個國家的行政系統,加入了公務員的行列。一甲之列的許仙三人和二三甲中選出了幾十名翰林院觀政又到翰林院中報備,好在離得不遠,吏部、兵部乃至鴻臚寺、欽天監等等都在這光祿坊之中,不過以圍牆相隔。
來到翰林院,院中專門派了一位五經博士帶領眾人將翰林院遊覽一番,特意問了一下哪個是許仙許漢文。許仙連忙應聲,那五經博士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淡淡道:“久聞大名。”
眾人一路遊覽,潘玉見那五經博士嘴角不時勾起詭異的笑容,心裡有些奇怪。當眾人來到翰林院的內院的文淵堂,卻見一眾大小官員,都是些侍讀、侍講學士,聖經博士,典籍,侍書,待詔,擺開車馬,分坐兩旁。一位大學士坐在中間,頭上是“文淵堂”三個大字寫就的牌匾。
眾進士都被這股氣勢嚇了一跳,不知這是要唱哪出戏。
卻聞那大學士開聲道:“翰林者,文翰之林也。你們都是欽點的進士,新晉的翰林,但要入這翰林院,本官還要考核一下你們的才學,不知當得起”翰林“二字!”
眾人這才明白,原來又要考試。潘玉低聲問身邊的呈藏劍道:“有這個規矩嗎?”她常年不在京中,並不瞭解。
呈藏劍覺她吐氣如蘭,心神為之一動,忙定下心神道:“似乎是有,但都是隨意問詢一番,不知今年怎麼搞出這麼大的陣仗來。”
潘玉還要再問,那帶路的五經博士笑著一擺手道:“狀元郎先請吧!”
潘玉絲毫不懼,走上前來,任憑這些翰林問什麼問題,都是對答如流,其風姿讓眾人都是暗暗點頭,覺得不負狀元之名。輪到呈藏劍也是一樣,稍加應對,也進了文淵堂中。
二人都露出詫異之色,他們原以為題目會十分艱難,卻沒想到如此輕易就能過關。
“請許探花出來。”那五經博士開聲道。
潘玉頓覺四下氣氛一改,這一群翰林像是陡然提起了精神,簡直像是關公睜眼。潘玉和呈藏劍相視一眼,這才明白,原來這陣仗是專門來對付許仙的。她這狀元雖然難得,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