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說的那般不堪?如果慧賢真的千方百計讓孝賢難堪,那她所做的事情,就絕對不止扶持魏氏一件,還有……
景嫻!她應該是不一樣的吧,當初她總是挑宮女的錯,接連打死奴才之後,他就命粘杆處重點看緊她了,不曾發現什麼多餘的動作,但是他已經很長時間沒看過粘杆處的摺子了……
究竟還有多少事情是他不知道的,只要開啟這個盒子,就知道了。因為,這個盒子,能夠讓宮裡所有的女人,無所遁形,前來慢慢的開啟盒子,一摞摞的摺子出現在眼前,上面寫著後宮妃嬪的名字,最上面的自然是皇后。
第二十九章 乾隆的選擇
乾隆的腦海裡交替浮現他最在意的三個女人,溫柔恬靜的孝賢,惹人憐惜的慧賢,還有傻傻笨笨的景嫻,孝賢的微笑,慧賢的嬌媚,景嫻的笑中含淚,晃得他頭暈眼花,心煩意亂,“啪”得一聲,乾隆重重的合上盒子,閉上眼睛,狠狠心,“拿出去,燒了!”
就算是跟在乾隆身邊多年的高無庸甫一聽到這個命令,也不禁愣住了,皇上什麼時候變成一個猶豫不決,顛三倒四的人了?這可不像他!不過,很快,他就反應過來了,低聲應是。
等到高無庸再進來的時候,乾隆看向他的眼神有些怪怪的,似乎有些若有所思,又似乎鬆了一口氣。
乾隆暗暗的嘆了一口氣,燒了好,燒了就乾淨了,就不會再惹他心煩了!
慧賢溫柔小意兒,能安慰他煩躁的心,讓他忘記在朝堂上的那些算計,那些勾心鬥角,讓他找到一方樂土,讓他的身心能夠得到放鬆。身為天潢貴胄,他很累很累,身邊需要那樣一個女人存在。他的皇阿瑪正是知道他的累,這才准許他將慧賢抬舉為側福晉的吧,就好像是那個年貴妃一樣。不管她是什麼樣的人,他只要記住她曾經好的就是了。一個虛偽的魏氏已經讓他很失望,很不舒服了,萬不能再加上一個慧賢。
至於,孝賢,她是個好皇后。記得,他初登基那一會兒,還不能完全掌控朝政,新政得不到有效的實施,多虧了富察家的支援和幫助,同時,孝賢掌管後宮,也沒讓他操任何的心,不管是妻子還是皇后,她都做得很好,很好。而且,這些年打仗,富察家也出了很大的力,這是他們不容抹煞的功勳。查出孝賢玩盡心機手段,甚至限制他的子嗣傳承又能如何,人已經死了,難道他要為多年前的事情,寒了臣子的心嗎?
每次,大家說起慧賢的時候,總是喜歡把孝賢跟她放在一起,但是乾隆自己心裡清楚,他對慧賢是喜愛,但是對孝賢只是敬重。立孝賢的兒子為太子,並不是說他多寵愛孝賢,只是除了她的孩子之外,別人的孩子都沒有資格而已,左右他最愛的女人沒有辦法生下他們的孩子,沒人能與嫡子相爭。孝賢走後,每次想起她,多半是因為景嫻做不到像她一樣圓滿,不能把事情處理好,讓他安心,所以他才倍加思念孝賢,思念一個賢內助。
景嫻,是一個單純的女人,喜歡不喜歡都擺在臉上,就算是處置什麼人也都擺在明面上,這樣的她,讓人覺得暴躁無情,刻薄寡恩。以前,他也是那麼認為的,覺得她不配當皇后,不配母儀天下。這也就罷了,偏偏他還喜歡什麼事都跟他頂針,讓他不痛快,所以他就更不喜歡她了。
他身為帝王,每天熬心熬力,回頭到了後宮還能順著自己的心意寵愛自己喜歡,並且讓自己開心的人,豈不是太痛苦了嗎?他不止一次的動過廢后的念頭,但是理智告訴他不可以,廢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的滿妃本就不多,一個不好,就是動搖國本,更何況,他還有一個未長成的嫡子,需要母親的保護……
可是後來她變了,那次,他一怒之下說出了廢后的話,再加上“夜探坤寧宮”的事,她一時間動了傻自殺的念頭,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他有機會真正的瞭解,試著去接受他與眾不同的愛。也是那個時候,他才發覺,自己一直以為的最簡單粗暴的人,其實就像是一個謎一樣,讓他忍不住想要探知更多,而知道的越多就越心疼,越沉淪,越覺得欠了她很多很多……
都經歷過生死的人,會有一番脫胎換骨的改變,而景嫻的改變,讓他移不開眼睛。
難產和寶月樓事件,當他意識到,這個他虧欠了多年的女人,也會和慧賢一樣永遠的離開他,再無法相見。而他已經不再年輕,昔日從潛邸跟在身邊的女人一個個的都去了,若是連她也沒了,那他身邊就真的只剩下一些阿諛奉承的女人,她們雖然顏色美好,對他敬畏,但是若說愛,卻是絕對沒有的,畢竟沒有一個年輕美貌的女子,會愛一個老頭子,這也是魏氏美貌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