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第一領導人的身體狀況,絕對是可以左右全域性的頭等大事。隨著金太宗病入膏肓,金廷內部各派力量蟄伏已久的矛盾,也開始出現了蠢蠢欲動的局面。
也許,歷史對“大儀之戰”之戰真的有許多虛美之辭。但此戰是以步制騎的經典戰例之一,使在野戰中曾經風馳電掣的重型坦克——大金鐵騎,開始出現了打折現象,則是不爭的史實。老韓也因此而再次毫無懸念地榮登了名將的寶座因此被列為南宋中興十三處武功之一。
用兵如神,大儀揚威(10)
不過令但令後人有些遺憾的是,韓世忠軍事生涯的中晚期起到的最大歷史作用不是北伐,而是對長江以南的防務。
1136年,韓世忠被授以當時武官的最高榮譽頭銜——節度使,這是一個虛銜,相當於今天某一表大學的名譽校長,實職為淮東路宣撫使,坐鎮今天的江蘇淮安。淮安在長江下游北面,地處淮河與大運河交匯處,水路暢通,對北面的山東控制力較大,因此是北伐的一個重要前哨,與西面長江中游,屯兵湖北的岳家軍遙相呼應。如淮安有失,金軍將又可以來個自助遊,長驅直入跨過長江,威脅到江、浙一帶。韓家軍駐守在淮安期間,很少修繕城牆,最後甚至連物業處也給撤了,破爛的樣子以致於使許多友軍來參觀的時候誤以為這裡正在進行棚戶區改造。
按照韓大將軍的解釋,是讓士兵們有一種居安思危的感覺,時刻保持革命的警惕性。韓世忠以區區三萬兵力(還有一說是八萬)固守,猶如老熊當道,金兵竟不敢犯,淮東得以平安。
知難而退,避事休閒;歲月流逝,漸去芳華(1)
1141年4月,韓世忠同岳飛一樣,都被調到機關工作,結束了 37年(公元1107至公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