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部分

青陽牙關一咬:“我沒聽見,我啥都不曉得。”

高軍武忽地放下機槍,從身邊的鄒喜子手裡抓過步槍,架在一根樹椏上……幾秒鐘後,隨著一聲槍響,邵青陽看見賴特中尉身子一震,然後,雙臂無力地張揚了一下,在他的視線中永遠消失了。

高軍武重新回到桑德福身邊,在他屁股上踢了一腳,毫無表情地說道:“我看見你們的賴特中尉巳經英勇陣亡,那一定是日本的阻擊兵乾的;你快指揮你的炮隊去吧。”

桑德福痴視著高軍武,似乎從那張毫無表情的臉膛上看出了一點蹊蹺。但是,他什麼也不問,抓起話筒大聲吼道:“中尉巳為國捐軀,現在由我接替他指揮!”

第一發試射彈靠前了一點,沒能落進日本人的隊伍裡。於是,他校正了射程與角度,接下去的幾批炮彈準確地打入敵群中,炸得日本人血肉橫飛,鬼哭狼嚎。

“哈!太好了!桑德福少尉,就這樣指揮你的兄弟們射擊吧!”高軍武樂不可支地用手敲擊著桑德福頭上的鋼盔大聲叫喊。

日本人的炮火也愈發猛烈地傾瀉在這座山頭上,不少炮兵和特務大隊計程車兵被炸死炸傷。

然而,桑德福也中了彈片。他雙手捂住臉倒了下去,血從他的指縫裡猛烈地噴射出來。帶著嬰兒般光澤的胖臉完全失卻了先時的俏皮,變得面目模糊,血汙和疼痛掩蓋、扭曲了平常的純真。他從心底發出悲哀的最後的呼喊:“啊啊……我要死了……我的母親……我再也看不到你了!”

他仰頭栽倒在地上,沒有被鮮血染上的耳朵變得潔白如同大理石,大睜著的眼睛失去了光彩,一絡黑髮從鋼盔下鑽出來,耷拉在眼角,無力的滑了下來……

日本人衝上來了……

後序

從開始策劃到動筆寫作,反覆修改,幾易其稿,直至完成,這部以宣傳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國際主義為主旨的長篇歷史小說《中國遠征軍》花了二年多的時間,終於出版了,欣喜之餘感慨萬千,回首整個創作過程,諸般細節歷歷在目。

三年前到昆明,十分驚訝巫家壩機場竟然位於市區,城市祥和的車水馬龍,繁華喧囂近在咫尺。朋友告訴我們,那就是曾經穿梭於駝峰航線運送抗戰物資的飛虎隊軍用機場。冥冥中一種意念便在胸中湧動。是劉放先生的創意,他的激|情有力的推動了這部長篇著作的產生;是周榮蜀先生在整個創作過程中的積極組織和策劃,支援我們進行史料查閱,素材整理,採訪聯絡、考察。沒有二位熱情推動的義舉,就不會有這部小說的誕生。

創作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卻無法沖淡心中的激|情。不少真實的人物經歷讓我們一再被震撼,一段段史事讓人無法不去正視。在這種情感的驅使下,寫作的過程變得不再艱苦,已經成為了一種厚重的使命。

凡事總不會一帆風順,小說的誕生也曾籠罩著隱隱的陰霾:社會世俗偏見讓採訪過程進行得並不順當,在我們冒著高溫採訪已為數不多的遠征軍戰士時,有人帶著極端仇視的心態,奇怪的詢問為什麼不採訪熱門大人物,反而要去尋找聲名寂寂的某某人?當我們挑燈夜戰研究故事情節與人物性格特徵時,居然有人監視我們,質問年輕的作者是否在搞黑材料,還加以嚴重警告。

所幸一切的挑戰都已經隨著小說的脫稿完成而告結束,寄託著再現歷史真實,展現中國抗戰軍人形象的長篇著作終於在抗戰爆發70週年快到來之際出版了,也算是對所有長眠於異國戰場的壯麗軍魂的一種告慰吧。

我們尤其要感謝王楚英老先生的鼎力相助。王老眼疾未愈,帶病為我們通閱全稿,提出詳細修改意見,提供大量史實、文字資料,並幫助聯絡相關人物後代、專家學者。在此,對王老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感謝!

此外,我們還要對彭訓厚先生、劉偉民先生對本書出版給予的極大鼓勵與支援,戴復東院士、戴澄東先生、戴藩籬女士提出的諸多寶貴意見,西南大學譚剛博士在全書創作過程中在史實上的嚴格把關,重慶出版集團領導和周顯軍先生的鼓勵支援深表感謝!是你們始終不渝地熱情相助,給予了我們極大的動力,推動著我們克服一切困難,順利完成寫作。

願小說的出版能帶來公正的認識,告別所有的狹隘與偏見。為和平而祈禱。

作者 二OO六年十二月於重慶

87book。com 書包網最好的txt下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