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也沒有多少可用的人,他怎麼可能把王錦凌一個小毛孩子放在眼裡。
善長老連身都不起,喝了口茶,才道:“家主別生氣,當時你身體不適,我們幾個老東西也不好拿這種小事去打擾家主,這件事情我們三個長老都同意了。”
這話中的意思就是說,哪怕是王錦凌在也改變不了,這是三大長老決定的事情。
“沒錯,這件事情我也同意了。”智長老開口附口,仁長老一臉消瘦,一雙眸子卻非常的有神,聽出王錦凌話中的不滿,仁長老更是不客氣的落王錦凌的面子:“怎麼?家主你認為我們三個老棺材,為家族謀利有錯嗎?家主可別忘了,之前九皇叔唆使皇上,拼命打壓我們王家,要不是這樣,我王家哪裡需要看謝家的臉色。”
皇帝是沒有錯的,錯的都是臣子,明明是皇上要收權,可這些人卻把罪名全部安在九皇叔身上。
面對三大長老開炮,王錦凌並不生氣,閒適淡然的好像看不到三位長老的火氣一樣,底下王錦凌得叫叔伯的一輩人,看王錦凌這番氣度,都暗自點頭,難怪老家主要越過他們選錦凌,也只有錦凌才能有這個氣度和手腕,和三大長老斗。
換作他們,這夥怕是被三大長老擠兌的面紅耳熱說不出話來。
三位長老見王錦凌不說話,便認定王錦凌吃了悶虧無力反擊,不屑的用下巴看王錦凌。
小屁孩一個,別以為是家主,就可以隻手遮天,王家的家主是為家族服務,凡是有利於王家的事,家主都要不遺餘力的去做,家主是個吃力不討好的位置,做好了是你的責任,做錯了那就是你無能。
王錦凌好似沒有看到三位長老不屑的眼神,拂了拂腰間的摺子,不疾不徐的起身,溫和眸子隱含凌厲,掃了了三位長老一樣,直把三位長老看得心裡發麻,才開口道:“不參與皇室之爭是王家祖訓,仁長老、善長老、智長老違背王家祖訓,按王家家規當逐出王家,其子孫後代永不得入王家家譜。念在三位長老於家族有恩,逐出王家就算了,三位長老從今日起,便退居安華院,由王家榮養。”
王錦凌不開口則已,一開口就是要把三位長老廢了,三位長老臉都變了,啪一聲,脾氣和修養最差的仁長老當場拍桌子,怒吼:“王錦凌,你敢。”
那張老臉瞬間脹得通紅,炯炯有神的眸子也染上渾濁之色,看樣子是氣得不輕。
“家主,三思而後行。”善長老皮笑肉不笑的道,他就不信王錦凌真敢一舉拿下他們三人,他們三人要倒了,王家也要倒一半。
智長老再次附和,陰陽怪氣的道:“家主,咱們可是一家人,打斷骨頭還連著筋,我們三人也是為王家謀利,為王家子孫後代著想,家主就是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再怎麼說我們三位長老也是家主你的長輩,作為晚輩你如此對待長輩可謂是不孝,王家可容不得一個不孝之人做家主之位。”
這是倚老賣老,外加威脅了,要換作以前,王錦凌見好就好,他處事向來圓滑溫和,再說這三位長老怎麼說也是他的長輩,他不會讓長輩太難看,可現在嗎?
跪求分享
最快更新 最少錯誤 請到網
586孝道,九皇叔出手的代價
?王錦凌閉上眼,懶得去看這三位長老的嘴臉,他籌備了這麼久,就是要把三位長老拉下馬。網
現在這三位長老把機會送到他面前,他要是不趁機一舉把三位長老踩下去,那就是白痴了,最主要這三人不倒,他拿什麼付九皇叔出手的代價。
三位長老拿孝道說事,他就拿孝道駁死對方,當初在稷下學宮,他群戰眾才子,這三位長老的他完全不看在眼裡。
王錦凌緩緩地睜開眼,黑亮的眸子如同深潭,能把人的靈魂給吸進去,除了三位長老外,其他人被王錦凌看到的人,都不由自主的做正,等王錦凌說話。
待到局面完全掌控在手中後,王錦凌才看向三位長老,好像下了什麼艱難的決定一般,緩緩開口:“三位長老說得沒有錯,我王家子弟不能不孝,我王家子弟絕不能違背孝道,違背祖宗遺訓,三位長老違背王家老祖宗定下的祖訓,我要再縱容三位長老,那就是真得不孝了,錦凌絕不做不孝之人。三位長老要是覺得錦凌處事不公,那就開宗祠,由王家所有宗族來決定,如何安置三位長老。”
開宗祠,那三位長老及其後代,就要被王家逐出,子孫後代都不得再姓,也得不到王家的照拂,王錦凌這一招是以退為進。
敢說他不孝,他就孝順給三位長老看。
“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