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計劃好了,也不容易出事。
而且大家要知道,當年軍統開始時候也是沒有什麼組織觀念,總是集中力量大張旗鼓地去搞一些事情,成功一些也是可能的。這就是小說開始時候寫的那些行動。但是到了後來,引起了鬼子的注意,馬上反擊過來,軍統馬上土崩瓦解了,槍斃的槍斃,投降的投降,以後就沒什麼大規模的行動。小說裡邊就是這個發展過程。
從整個過程上來看,並沒有把鬼子寫得象傻子一樣,只是相對來說,大結局大家都知道了,人種之間還是有差異的。
另外,大家要注意的是,當時條件差,有電臺已經不錯了,所以人長的什麼樣都無法知道,一個人在這兒出了事,換個地方,一樣進入另外一方的內部,根本不會被發覺。蘇聯著名的間諜阿貝爾上校,號稱千面間諜,曾經成為德國希姆萊的得力助手,就是這個原因,這是當時的真實歷史條件造成的。
中國又有更特殊的原因,日本當時有很多特務機關,國民黨也有幾十個派系,而國民黨有時跟日本合作,有時又進行情報活動,互相之間都不能通報,很容易造成誤會,以為是自己友軍的人員,被人鑽上空子。尤其是國民黨的大官一聽到做買賣的事情,就是賣給新四軍子彈都肯幹,當然不會追究來找自己的人是不是共產黨。這都是真實的歷史背景。
小說裡邊的人物始終不暴露,就是經常利用這些歷史條件,如果是現在,全世界都有聯絡,來個人就可以查照片、指紋,除了象拉登那樣在深山裡邊躲著,根本沒有辦法躲開。小說裡邊的人物要是現在再用不改名字到處招搖撞騙的方法,連一分鐘也活不下去。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用現在的條件來套過去的事情。
有了以上的基礎,就要知道小說裡邊的很多事情是可能發生的了,寫這本小說的原因就是要讓大家知道,當時中國的特工曾經創造過那些奇蹟,大家不要以為當時中國落後得一點能力都沒有,只要想一想,如果鬼子那麼厲害,中國連還手的能力都沒有,那麼中國為什麼沒有亡國?答案很簡單。
盧溝橋事變中的日本橡皮人
很多人對於這個小說中描寫的關於當年日本兵的行為感到不理解,覺得日本特務都十分狡猾,不可能這樣輕易就欺騙過去,我覺得,這是受了現在的影視作品和小說的影響,完全不瞭解當年中日雙方的真實情況,只是根據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和技術水平,從主觀上想象當時的人的行為方式。
真實的情況是,當時中日雙方對於那場戰爭都是沒有準備的,都是沒有經驗的,都做出了一些十分幼稚的事情,而在軍事和經濟上,都沒有充分的準備,只是到了雙方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之後,才開始正視現實,從最壞的可能上進行打算,進行全面的、小心的計劃和安排。
長篇報告文學《人證,再現1937年29軍真實歷史》,是一個親身經歷了那場戰爭的老兵的加快,現在節選一些比較能說明問題的段落供大家參考。
……
盧溝橋事變爆發前夕的北平和29軍官兵
日本侵略軍佔領東北以後,逐步向華北蠶食鯨吞,政治事件、軍事衝突不斷髮生。1935年殷汝耕在通縣成立了偽“冀共防共自治政府”,日軍在通縣駐有重兵,就在肘腋之下,給防守在平津地區的第29軍以較大的威脅。當時,居住在北平的達官貴人、富商大賈,一個個地陸續南遷;有些工廠、商店被迫停業或減員,失業者越來越多。大街上,衚衕口,電杆上,到處貼了一些“吉房招租”的紅條子。日本浪人和朝鮮浪人趁機強行租房,搬進去以後,不是賣大煙就是招眾聚賭,不但不付房租,晝夜還不許關門,房東們都叫苦不迭。
在北平的日本駐屯軍,經常製造事端,為進一步侵華製造藉口。他們派出便衣特務,在光天化日之下,到北平市公安局門口大便,到北平警備司令部門口打鳥。兩機關的警衛人員和過路群眾,人人怒目而視,義憤填膺。但是南京政府一再強調要睦鄰友好,忍辱退讓,大家只好忍氣吞聲,敢怒而不敢言。
從1936年夏季開始,日軍就在北平城郊搞軍事演習。他們的步、騎、炮、工、通以及坦克、裝甲兵等各兵種,從通縣出發,要經過北平市向演習地點開進。日軍穿城而過,耀武揚威,不可一世,市民對此無不憤慨至極。一個主權國家竟容忍日本侵略軍的鐵蹄對這個文化古城的踐踏,這是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
1937年5月以後,北平附近的日軍頻繁調動,跡象越來越明顯地表明,日軍要搞軍事行動,社會輿論也呼籲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