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東方文明哪個更先進?這個問題,還真要思索一下了。”
校長點頭道:“目前量子力學的研究越來越偏向於人本身了,人的意識對物質是有影響的。不少實驗都證明了這一點。日本方面的人寫了水知道等等,都是此類的觀點。我們往往忽略人類的精神因素,只重視物質,導致了偏差。”;
顧飛笑道:“你看看現在的中醫教科書,經絡是怎麼產生的解釋答案。我一想到這種解釋,就覺得蛋痛。經絡是怎樣發現的?高等醫藥院校教材《針灸學》是這樣論述的“經絡學說是我國勞動人民透過長期的醫療實踐,不斷觀察總結而逐步形成的。並進一步指出經絡學說的形成,可能透過以下途徑:1‘針感’等傳導的觀察;2腧穴療效的總結;3體表病理現象的推理;4解剖、生理知識的啟發”。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而與之同時代的古希臘、古埃及等古代文明國家,那裡的勞動人民同樣也在同疾病進行著鬥爭,但是為什麼經絡系統獨在中國古人那裡得以發現,難道只是中國人比他們運氣好嗎?二是以“針感”等傳導的觀察、腧穴療效的總結、體表病理現象的推理這種以點到線發現經絡的觀點如果有“可能”成立的話,那是需要經過漫長的時間以及大量人力、物力和有關這一過程記載的,但是中國古籍文獻並不支援以點到線的經絡起源說,也就是說並沒有發現大量零散記載穴位的醫書,然後再在這些零散穴位醫籍的基礎上形成完整經絡這樣的歷史過程的記錄。三是以解剖、生理知識啟發找到了經絡的觀點更是讓人“捧腹大笑”。試想一下,別說兩千多年前中國古人的那點簡單的解剖知識,即使是現代西醫解剖及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都還沒有人能從解剖開來的人體找到所謂“經絡實質”,而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古人卻能透過這種偶然而零散的效應,逐個進行以點到點的連結而成為現在的經絡系統,用當時原始的工具,要完成這樣的創舉,而採用以上的觀點和方法來實現,確實讓人難以信服。
教科書對於經絡產生的原因解釋的漏洞百出,試圖以西方的觀點來解釋經絡,本身就是很可笑的。要知道我們東方文化跟西方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你怎麼能以這種想當然的方法來解釋呢。所以這個中醫教材編的相當的不負責任。中醫類的教科書,編寫的人都是以西方觀點去評價中醫,這樣的教材去教學生,怎麼可能教出好學生?所以說,中醫大學的教科書本身就有很大問題,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只能是中醫的掘墓人,會導致中醫滅亡。假如中醫大學還是這樣一意孤行下去的話,那麼中醫滅亡指日可待。“
校長嘆氣道:“我也看了編寫的教材,這種教材西方觀點太嚴重,根本不適合學生們學習用。尤其是方劑書,下面都有什麼化學方程式,以後的學生又不去搞什麼藥物試驗,你弄一大堆這些上來有什麼用?臨床能用到麼?用化學的方法來提純中藥本來就是錯誤的。中藥的成分非常複雜的,單純的提純往往弄巧成拙。中醫大學搞中西醫結合是不可取的,中醫何須抱西醫的大腿?到最後你到底是中醫還是西醫?還是什麼結合更好,這兩門學科差異性很大,根本沒有結合的可能。這種方式在國外早被淘汰了,但是在國內卻這樣存在。中西醫結合,國外根本不承認你的學歷的。靠著這個學歷想出國,得到國外的認可是不可能的。國外的醫學研究者大都反對中西醫結合這種不倫不類的構想,沒想到在國內還是這樣搞下去。從教科書到學位設定,太多的弊端了。現在有中醫博士學位,但是中醫博士就真的精通中醫麼,中醫博士會看病麼?中醫博士聽上去好聽,但是中看不中用,沒有臨床實踐,沒有廣大病人的認可,憑什麼成為博士呢?我發現國內的大學跟國外大學不一樣。國外的大學生,有著自己獨立的學術思想和動手能力的。反觀中國的大學生,往往生活都不能自理,談何學術思想?天天想著混到畢業證就行。更不用說什麼動手能力了。什麼時候,中醫大學能來一場真正的改革啊。”
顧飛嘆道:“**?談何容易啊。體制不改革沒用的,這些弊端很明顯了,但是真理畢竟直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改革遙遙無期啊。張森林的課教的怎麼樣?”
校長說道:“大一的學生反饋來看,效果很好,真多謝你找到的人才啊,這年頭精通中醫的人太少了。”
顧飛笑道:“我聽說他的工資都是你私人發的?不是財政發的?”
校長說道;“當然了,他不是教師編制,怎麼可能有工資呢,是不是他嫌少,你可以讓他直接跟我談這個問題,我可以給他加薪。”
顧飛笑道:“張森林的醫術很高,所以要重點對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