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再忙,他的心裡也非常高興,因為這一階段,是他政治生涯中最為春風得意的一段時光。
這年3月,蔣介石下令,委任原馮玉祥舊部方振武,出任討逆軍第六路軍總指揮。5月,又以“皖人治皖”為由,調任方振武為安徽省主席。
方振武與孫傳瑗同是壽州老鄉,兩人早年就有過交往,不過一個從文,一個習武。當年孫傳瑗帶蒙養學生投奔安慶時,方振武剛剛從安慶武備學堂畢業。後來在街頭相遇,方振武還有意笑話他,“你這個壽州才子,膽子真大,怎麼敢私下帶學生投奔省城?家長真要追過來,還不把你給一刀劈了?”就笑笑,兩人距離因此拉得更近。
安徽武備學堂原先在撫署東側的演武廳,與尚志小學堂只一街之隔,從東圍牆插上去,幾分鐘就到了。後來學堂搬遷到北城外敬敷書院舊址。光緒三十年(1904),安徽巡府誠勳招募新軍三百名,就是交由武備學堂首屆畢業生訓練的。這之中有光緒三十四年(1908)打響新軍起義第一槍的風雲人物熊成基。方振武在武備學堂,屬於思想激進的學員,但勇中有謀,心機很深。武備學堂畢業後,方振武先是在安徽新軍中任隊官,後投奔到南京第九鎮統制徐紹楨部,被冷御秋協統提拔為排長。武昌起義爆發,方振武隨徐紹楨響應起義,並身先士卒,屢建戰功。1913年,討袁戰爭失敗,方振武逃往日本,在那裡見到孫中山,又加入了中華革命黨。1918年,方振武任廣東護法軍政府海軍陸戰隊大隊長。1924年,在奉系軍閥張宗昌部,先後任直魯聯軍別動隊支隊司令、補充旅旅長、二十四師師長。1925年12月,率部追隨馮玉祥,任國民軍聯軍援陝副總指揮,第三方面軍總司令。
任命方振武為安徽省主席,表面看,是蔣介石對方振武的信任,實則不然。這年年初,中國局勢出現新變化,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各派,矛盾由暗轉明,形成公開衝突。先是蔣桂戰爭,後是蔣馮大戰。方振武是馮玉祥舊部,自然是蔣介石重點防範的物件。這年6月,方振武來安慶赴任,第六路軍被整編為兩個師,也隨之調至安徽。與此同時,蔣介石則將其嫡系韓德勤部調皖,用以牽制方振武,削弱他的軍事力量。
武官從文,方振武兩眼一抹黑。而此前的安徽,政府官員走馬燈調換,沒有任何公信力。讓方振武略感欣慰的是,在省政府長長的工作人員名單中,他看到了舊友孫傳瑗的名字。 。 想看書來
三、 家有變故(4)
方振武立即密招孫傳瑗,在他辦公室,兩人相聊至天黑。
“民族獨立,民權自由,民生幸福,這是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的理想。我此次來,一定要將這個理想在安徽實現!”
“怎麼做?多辦它幾個學校,多出它幾張報紙,多殺它幾個害民的土匪頭子!”
“辛亥革命在安徽,壽州老鄉流血流汗,是出了大力啊!我們一定要在省城安慶建一座淮上軍烈士紀念碑。”
方振武在屋內來回踱著步子,說到高興處,死命地拍自己的前腦門。孫傳瑗一直點著頭,受方振武影響,他的血管裡,被壓抑多年的青年時代的剛勇,又有萌生的衝動。但安徽官場人際關係複雜,加上蔣介石的獨裁統治,這位壽州老鄉的抱負,能否得到實現,還是一個大問號。
果然,第二日,蔣介石密電放到了方振武的辦公桌上。
電文抬頭客氣得不能再客氣,但內容卻冷冰冰不容他有半點更改:“叔平兄:又著民政廳長吳醒亞,財政廳長袁勵宸,建設廳長李範一,教育廳長程天放赴任。中正。”
面對密電,方振武愣了半天。但作為軍人,他的天職只有兩個字,服從。他只能按蔣介石已經搭好的框架行事。
1929年夏,安徽新一屆政府成員名單出臺——
主席:方振武
委員:方振武、方植之、吳醒亞、蘇宗轍、郭子清、袁勵宸、程天放、李光炯、江、李範一、孫傳瑗、石友三
秘書長:方植之
民政廳長:吳醒亞
財政廳長:袁勵宸
建設廳長:李範一
教育廳長:程天放
面對這樣的名單,方振武哭笑不得。要說蔣介石沒有給自己面子,那是說不過去的,畢竟秘書長方植之算是自己的人,蘇宗輒、孫傳瑗、郭子清三人都是方振武極力推薦的。但這四張牌在整個名單中,能有多大分量?況且民政、財政、建設、教育四大廳的權力被控,秘書長方植之手中又能有多大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