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0部分

了幾萬幾十萬畝的良田,這算是什麼呢?軍隊畢竟是用來打仗的,而不是用來種地的。掌握種地技能和自己專業種地不是一碼事。”

阮希浩也不敢抗辯的太多,部隊農場裡面有些事情他也知道。理論上部隊農場裡面生產出來的糧食都該用作軍糧,可是一些糧食最終流通到了市面上去,這種事情存在著。東北已經是全國最大的商品糧外銷產地,想搭這趟車的軍隊人員並不是沒有。

“都督既然這麼講,我覺得還是先和同志們先溝通一下,多說服一下比較好。”阮希浩還是努力嘗試得到一個緩衝期。

“要不你去東北負責這件事?”胡成和看似不懷好意的說道。

阮希浩倒是沒有生氣,此時他若是能去東北解決一下這些事情也不壞。阮希浩並不希望東北的老部下們最後落得個沒下場的結果。此次裁軍本來就是一個矛盾重重的事情,想回家的人不是沒有,卻絕不是主流。更多的人是想留在軍隊裡頭的,這種競爭關係已經很激烈了。如果有些事情搞出來的話,那就不是簡單的就事論事,只怕要出大事。

胡成和這說法其實很體貼,阮希浩若是自己請命去處理軍隊農場問題,這是一碼事,被委託去處理軍隊農場的事情,就順理成章。即便有人背後搞鬼,也不至於最後弄到阮希浩下不來臺。

“我覺得可以。”韋澤答道。

第8章 年輕人的選擇(八)

“前面到黃河了!”軟臥車廂裡面的參謀興高采烈的通知著大家。

不管以前有沒有見過黃河,軍人要麼等在車廂裡面的窗戶旁邊,要麼站在走廊那邊的車廂視窗處。地理課上反覆講,這是中國的母親河,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沒見過黃河的要開開眼界,長長見識。見過黃河的則要再看一次,身在南京長江邊上,想見一次黃河不是容易事。

從南京到北京的鐵路沿途兩邊能看到不少村落,按照中國的宣傳習慣,村子的房屋牆上都了不少標語。“植樹造林,保持水土”“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因地制宜,保護環境”此類標語是不分南北,一路上隨處可見。與長江邊差不多,接近黃河,首先映入乘客們眼簾的是河邊綠化帶。

長江那邊要求綠化帶最少一公里,因為長江流域人口密集,政府為了完成這個目標和居民之間鬧出不少矛盾衝突。黃河這邊就不同,沿著河道弄出了幾公里的綠化帶。那真的是鬱鬱蔥蔥一大片,看上去甚至像森林。火車從這裡經過,明顯感覺到窗外吹進來的空氣溫度都低了一些。

河堤是用紅褐色的石塊砌成,搭配上黃河兩岸大片綠油油的樹林,讓河道中流淌的那條渾黃大河顯的非常醒目。長江這些年也渾濁了不少,可與黃河一比就顯得那種濁度根本不算啥了。那種厚重的渾黃河水根本談不上任何透明度,鐵路橋下流淌的彷彿不是河水,而是濃稠的泥湯。

看著這條著名的河流,一位參謀慨然吟道:“啊!黃河……”

其他人屏息凝神,等著看似詩興大發的這位參謀來一段。然後就聽到參謀繼續說道。“你為什麼這麼黃!”

噗哧!哈哈!呵呵!吼吼!

各種笑聲幾乎是一起冒了出來。有失望、有嘲笑,還有些是單純的被逗樂。不過黃河的真正寬度不如長江,真正的主橋幾分鐘就過去了。看向車廂後面,碧綠的樹林中,只能越過樹梢看到一點黃河河面。過了片刻連這一點都看不到了,滿眼的都是碧綠樹木。

看完了稀罕,大家坐回位置上忍不住聊了起來,“黃河上已經有大橋,長江上什麼時候能修大橋呢?”

從軍事角度上來講,跨越這些大河的橋樑具有著極高的戰略價值。第十次俄土戰爭中,三四十萬俄國多瑙河聯軍將近兩年駐足不前,就是因為普列文威脅著多瑙河上的橋樑。這時代已經不是拎把冷兵器坐著小船過河之後就能作戰的時代,一條河上有沒有適合大規模通行的橋樑足以改變很多很多東西。

“那也得先造出來三萬噸海船再說吧,都督對這座鐵路橋的要求高著呢。武漢那邊都已經開始準備修建,說是要能通行一萬五千噸的海輪和兩萬噸的內河集裝箱船。”

“這不是光高度,寬度也要考慮進去。一艘船十幾米寬,橋墩之間不能只有十幾米。哪可能開的那麼好。這個跨度一大,修建起來就難得多。”

這些年輕軍人們都接受過相當的培訓,即便他們不懂怎麼才能實現那些技術,至少知道該考慮什麼內容。即便如此,他們談論的內容也已經屬於空對空的級別了。不過恰恰是這種空對空的內容,反倒有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