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6部分

纏枝紋外,還有海水紋、八寶紋和仰蓮紋,雖然紋路多,但是卻把元青花那種繁而不亂的紋飾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

趙卓粗看一下,發現這件瓷器並沒有靈氣團的存在,然後才看瓷器本身,這一看,眉頭便不由得一皺。

元代的青花瓷器,其實在一開始是不受重視的,幾十年前,在故宮的清點中,其藏品中即有著宋代五大名窯的貢品,也有著明清兩代各類御用器,惟獨是沒有元代的青花瓷器。

究起原因,是因為元代乃是蒙古族統治,馬背上的民族並不太習慣使用瓷器,所以貢瓷也就很少了,但是元朝官府卻又著力督辦生產瓷器,是因為外銷瓷的訂量非常巨大,能夠為官府帶來鉅額利潤。

因為元青花瓷器的大量外銷,所以國內的傳世品也就稀少,再加上歷史文獻記載少,出土實物也並不多,所以以前的專家都認為元代瓷器很粗糙,在研究上便不夠重視,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一個美國學者對藏在英國、土耳其和伊朗的元代青花瓷器進行了研究,發現這些瓷器都相當精美,這才引起古陶瓷學者們的重視。

從此之後,元青花才真正的進入古玩收藏者的視野裡,然後價格也是一路飆升,隨之而來的,則是大量的贗品產生。

贗品的仿造也有著上中下等之分,就拿元青花來說,最上等的仿造品,凡是元青花能夠具備的特點,在贗品上都能夠表現,從而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縱然是老行家也有打眼的時候,而下等的仿造品只能夠瞞瞞新手,遇到行家裡手那就不行了。

如今,在景德鎮私贏的窯廠林立,只要是歷史上景德鎮出現過的品種,無論是官窯還是民窯,他們幾乎都仿,元青花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樣,而且不乏有仿造得極真的贗品出現,再加上元青花的存世量本來就少,所以元青花在市場上可謂是贗品當道。

所以,任何一個精通元明清時代的收藏家,但凡看到元青花一定會認真的考量,絕不會輕易下手。

然而,眼前這一件青花雲龍紋纏枝鋪首罐,粗看造型、紋路、胎質都頗為不錯,不過卻經不起細緻的推敲,最重要的一點便在於紋飾上。

元青花的紋飾雖有草率工細之分,但都是一筆勾勒,自然流暢,然而這一件罐子上的紋路明顯是細細勾勒而威,模仿的感覺十分明顯。

別說對於一個有二三十年收藏經驗的人,就是一個五六年經驗的新手,只要認真推敲這紋飾,也可能看出個究竟來。

這樣的贗品連中等都算不上,在市場上估計花個一兩百就能買上一個。

趙卓看完之後,崔世煙便發出連連狐疑聲道:“真是這個罐子?這……仿得也實在太明顯了吧,你們看看這紋路,呆板得象一條條死魚似的。”

葉婉苦笑道:“所以我才說這事情蹊蹺得很,孟虹也是怎麼也想不通,怎麼會為這樣的贗品花上一百多萬。”

紀淵便說道:“不是說還有幾個也上當的嗎?那些東西都在你這麼嗎?”

葉婉便又走進倉庫裡,從裡面拿出了又拿出了一件瓷器,這是一個官窯粉青釉鼎式爐,瓷器造型端莊大器,仿造青銅禮器中的鼎的樣式,器身通體施著粉青釉,若是真品,這東西起碼能值上四五百萬。

不過,這明顯是一件贗品,這釉水毫無滋潤性可言,就好象龜裂的大地一般,一點也沒有水氣,色澤上也並非那麼純淨,這同樣是一件經不起推敲的贗品。

葉婉連續拿了三件古玩出來,兩件瓷器,兩件青銅器,都是明眼人不費工夫就能夠看穿的贗品,但是照葉婉的說法,提供這些贗品的都是和她頗有些交情的老收藏家。

收藏家靠的就是眼力和口碑,所以有時候就算打了眼,那也是將苦果子往肚子裡香,否則若被其他人知道了,便會對其眼力進行懷疑。

而花上一兩百萬購買這樣的贗品,自然是極為丟臉的事情。

葉婉最後拿出來的是一件和田玉山子,趙卓看得突然眼睛一亮,這山子周圍竟然浮現著一點靈光!

這靈光已經顯得十分微弱,雖然仍是繞著和田玉遊動著,但是有氣無力,似乎隨時都可能消失一般。

趙卓連忙大步走過去,藉著幫忙將山子移到桌上的工夫,伸出手指觸碰了這靈光一下。

電流從手指鑽入腦海中,一副有些模糊的圖案出現在了眼前,只見一雙手正按在這和田玉山子之上,其右手食指上戴著一枚翡翠戒指,翡翠色澤幽綠,宛如幽靈之眼一般,看起來頗為詭異。

畫面一閃而過,趙卓再看這和田玉山子,發現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