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定師分會的會員,而且連中天會所的老闆們可都請他去鑑定東西呢。”
一聽到是鑑定師分會的會員,又和中天會所聯絡在了一起,龐坤這才明白羅德文如此態度的原因,他雖然有些不太相信,不過羅教授也沒有說假話的理由,於是連忙笑著打了聲招呼,雖然保持著老師的風度,不過對趙卓卻也刮目相看了,身為經濟系的副教授,他對於鑑定這一行也深有了解,自然知道那兩句話的含金量。
羅德文這時問道:“小趙你怎麼在這裡?”
趙卓說道:“協會里有鑑定任務,我就過來看看,剛給人鑑定完,現在準備走了。”
羅德文便道:“老龐,我看不如讓小趙跟我們一起去吧,小趙的眼光可是很毒呢,萬一我看漏了他都能指出來。”
“全聽的你的。”龐坤爽快的點點頭道。
趙卓想想也沒事,便和二人一起朝小區深處走去,一邊走,龐坤才一邊介紹起要去做的事情來,原來,前不久龐坤在東大街逛的時候,遇到一個年輕人在擺地攤,賣的是幾件小瓷器,看著還算精美,價錢又不貴,就花一百塊買了一個鼻菸壺回來。結果羅教授見到了,說這東西是古玩,估計得賣三四百塊呢。
於是龐坤接著又去找了東大街,居然又找到了那個年輕人。
據那個叫馬赫的年輕人所說,他祖父那輩是個古玩商,家裡有很多的古玩,因為家裡出了些事情,所以把那些古玩拿出來賣些錢,大件的都賣得差不多了,就剩下一些小件的。
龐坤便決定到馬赫租的房子去看看他從家裡帶來的古玩,並且很謹慎的叫上了羅教授,結果二人連續去了兩趟,發現馬赫拿來的古玩全都是真貨,而且一倒手就已經賺了兩萬塊了。
正說到這裡,龐坤的電話響了,一接通,原來就是馬赫打來的電話,詢問一下人是否到了。
來到七棟樓的六層,龐坤敲開了門,趙卓便見到了那個叫馬赫的年輕人。
這男子只有20來歲,穿得很時髦,連頭髮都是燙過的,耳朵上還戴著耳釘,十分潮。
他見到龐坤多帶了一個人來,也不多問,帶著幾人走到客廳裡,點了根菸,坐在沙發上抽了起來,一隻耳朵裡塞著MP4的耳塞,腦袋跟著音樂不停的動著,對三人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
在客廳的桌子上已經擺著了十幾件古玩,和龐坤所說的一樣,全都是小件物品,有鼻菸壺,菸斗,小瓷瓶之類的,樣式倒挺多,基本都是晚清時候的樣式,而且色彩都還鮮豔,第一眼看上去頗有幾分真品的感覺。
羅教授似乎也習慣了馬赫的性格,他開始拿起最中意的一個小瓷瓶認真看了起來,龐坤不懂鑑定,便站在一邊等候結論。
第十六章 釉裡紅大碗(上)
瓷器的鑑定,其複雜絲毫不遜色於書畫,甚至更甚之,畢竟各代瓷器,其式樣、顏色、花紋及做工,都各有所長,每一種都有著特定的準則。
鑑定書畫,如果確定畫風為真,大致便可推斷書畫為真跡,然而瓷器卻不一樣,有改換舊底,改裝口耳,後繪色彩,偽制方法繁雜甚多,所以要想確定瓷器真偽,必須整體觀察,稍有疏忽,便容易看漏。
羅德文向來以嚴謹著稱,所以就算是小件東西也絲毫不怠慢,從瓶口看到瓶底,然後又交給趙卓做二次鑑定,待到趙卓得出結論之後,二人對對眼神,便都心裡有了數,這樣一來更顯穩妥。
見到二人都認定這小瓷瓶是真品,龐坤自然也很放心,開口便問道:“這東西賣多少?”
“兩千。”馬赫很隨意的開口道。
“這小東西哪能賣到兩千?前兩天我買那個小瓷瓶和這件差不多,也才三百塊。”龐坤直搖頭道。
馬赫漫不經心的道:“這個瓷瓶可不一樣,官窯出來的,你看這瓶身,這彩繪造型,算兩千都是便宜你了。”
龐坤不由壓低聲音,朝羅德文問道:“這東西能賣到多少?”
羅德文卻道:“別急,我們先鑑定完了,再一起算錢。”
龐坤便點點頭,把小瓷瓶放了下來,接下來,羅德文便和趙卓開始陸續對這些小件古玩進行鑑定,半個多小時下來,十幾件東西鑑定完畢,居然都是真品。
趙卓心裡倒有些奇怪,莫非這馬赫的家裡還真是做古玩生意的?本來他來之前還有點懷疑,畢竟哪有那麼好賺的事情,真品全部低價賣給你,讓你一倒騰就賺幾萬塊?
然而,事實似乎就是這樣,那馬赫的青年似乎一點也不關心二人如何鑑定,聽著音樂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