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5部分

予以技術指導。各縣新建教堂裡的神官皆由帝國派入,待地方信徒增多以後,再嘗試從地方臨時徵召。

地方軍隊四分之一由帝國派駐,餘下部分從當地招募。

政策方面,由於濟州剛剛經歷了戰火,且隨著高產作物在江南成功試種,帝國糧食連年豐收倉稟殷實,國庫丰韻,所以一時半會兒用不著濟州這點稅收。

所以,帝國免除了濟州未來五年的所有稅收,這不但對濟州百姓而言無疑是天大的好訊息,對帝國的商賈而言亦是一則喜訊。

正所謂有奶便是娘,濟州百姓深知無稅狀態下幸福的生活即將來臨。前些時日他們還在為帝國的無端入侵心懷怨言,一聽稅收取消,態度當即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雖說沒對帝國感恩戴德,但心裡的怨氣卻也消失了個七七八八。

對於帝國的商人而言,稅負一直是他們謀取財富的桎梏。

誠然,隨著最近幾年各地教會依據上意紛紛開展了普法教育,“有國才有家”的思想深入人心,富賈和門閥們知道只有繳納了稅負帝國才能圈養軍隊保護他們的土地、財富和家人,帝國需要他們的稅負來發展壯大,只有帝國強盛了,他們才能能力和機會去賺取更多的財富和享受更加安定的生活。反之,他們只會成為受外族人欺凌的可憐蟲。

這些話富賈門閥都理解,可是出於人貪婪的本性,仍無法徹底抹除他們對少交或者不交稅負的渴望,只是礙於典律管控的實在嚴格,才沒能將偷稅漏稅的想法付諸實施。

所以,濟州免稅五年的訊息一經傳出,便引起了帝國廣大商賈趨之若鶩般的追捧。

免稅政策還未施行,部分商會便打起了小算盤,“濟州的棒槌(人參)和香料可是帝國緊俏的商品啊!”

“是啊是啊!”

“德先,你別光點頭。快說說,你準備做點什麼?”

表字德先的那個人端著茶盞,撇去浮在上層的茶花,抿一口茶水得意洋洋道:“我就是個倒騰茶葉的,還能做什麼?我尋思著明年清明下了新茶,運一批去百濟看看情況。”

“那感情好!我想運批布料過去。”另一名商賈插話道:“到時候咱們可以結伴。雖說眼下事態好,可保不準濟州那邊還有山賊什麼的。咱們作伴,人多,車多,相互間也好有個照應。”

聞言,眾人紛紛附和,提議組團去冀州掘金。

德先搖了搖頭,虛抬右手止住眾人嘈雜的話語,“都聖元年,諸位做生意怎麼還用那些老套路,動不動就驢啊馬啊車啊!”他擺出一副高神莫測的模樣,道:“我家族弟在軍中當差,聽他說陛下今歲出徵濟州是從海上過去的。”

“真的假的?”

“千真萬確!”率先知道了別人不知道的訊息,這讓德先很是得意,“上千艘大船呢!運了好幾萬帝國勇士直接殺到百濟城下,把百濟國王嚇的呀……屁滾尿流。”

“這事我也聽說了。”有人附和道:“大軍離港的時候,很多東萊百姓都親眼看見了。這事兒在青州傳開了,我前些天路過青州時聽說的。”那人又道:“不過這事兒跟咱們做買賣的又有什麼關係?”

“什麼關係?關係大了!”德先得意一笑。

“哎呀德先,你就別賣關子了。到底什麼關係?”

德先收攏興奮的心情,又抿一口茶,才說:“陛下既然能穿過大海,運送兵馬。咱們同樣可以運送貨物啊!與人背馬駝不同,水運既省人力,又省時間,運載貨量還大,一趟下來賺的錢財至少多兩三倍,何樂而不為。我都想好了……”他抽了下涎到嘴角的口水,接著道:咱們可以先將貨物沿陸運運到運河,再租隊船運去東萊。隨後從東萊入海船……”

“等等……”方才那位號稱剛從青州回來的商人插嘴道:“我想起來了。我從青州回來的途中,聽說帝國東萊船塢除了製造戰船,還開始製造一種民用的運輸海船。當時我沒多想,也就沒去盤問。不過倒聽說青州那邊的幾個商會對此很是熱衷,訂了十艘大船。如今聽德先這麼一說才明白,青州的那些商會這是要用海船開展貿易啊!”

德先聞言大急,“你這個短視鬼,怎麼不早說?這下完了,讓那幫青州人搶先一步,咱們的東西賣不上價去了。”

“那可怎麼辦?”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德先急的團團轉,“趕緊派人去青州,問問船價,另外交上錢明年穀雨前後能不能提到船。還有逍遙津船塢那邊問問他們能不能造在海里行駛的大船。對了,還有杭州,聽說帝國在那裡也建了座大型船塢